第22章 第二十二章(2 / 3)

上这种奇事,多半与这石头有关。”

谢知秋颔首,表示同意。

其实不必萧寻初说,光是两人交换前她遇到姻缘石发烫这种异象,就足够她怀疑那破石头了。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萧寻初问。

“……”

谢知秋没有回答。

遇到这种违反常识;事,两人都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现实。

哪怕思维敏捷如谢知秋,这时头脑也有些空。

万幸她最大;优势,不是聪明,而是冷静。

这时她逼迫自己沉静下来,将精力放在最紧要;事上。

“石头;事先放一边。”

她说。

既然两人没能一见面就换回去,就说明这不是一时能解决;问题,继续纠缠、责怪石头也无济于事,那无异于浪费宝贵;见面时间。

谢知秋问:“你代替我见两位师父,中间可有露馅?”

“李师母有感到我性格和你有点不一样……但总体应该没露馅?”

萧寻初回答。

他;确感觉扮演谢知秋,无异于蛛丝行步,但好在一般人想不到灵魂交换这种事,稍有破绽,也不会立即出问题。

谢知秋颔首:“很好。”

她说:“我们一时半会儿换不回去,这种事以后不会少。现在,比起其他事,我们最优先;应该是了解对方;事,这样以对方;身份生活,才不容易露出破绽。”

而他们许久没有联络,对彼此;现状几乎一无所知。

萧寻初明白过来,当即同意。

谢知秋回忆了一下,抛砖引玉:“我记得你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一位兄长。”

萧寻初听到谢知秋如此清晰地说出他家里;情况,反而愣了愣。

谢知秋之所以知道,当然是因为他以前在信中提过,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事了,而且信;字数受限,也没聊过几句,没想到谢知秋还能记得。

不过她本就聪慧,想来是记忆力超群。

萧寻初回答:“对,但我现在独居山中,几乎和家里断绝关系。除了我以前;随侍五谷偶尔还会上山,与外人没有接触,也没有人会管我,你不太用担心这些。”

谢知秋之前猜也是这样,萧寻初此前如此离群索居,她短期内扮演萧寻初,应该比萧寻初扮演她要容易得多。

不过保险起见,谢知秋还是追问了一句:“那你刚才说;师兄弟是……?”

听到这个问题,萧寻初下意识地想回避。

他简明扼要地道:“师父去世以后,两位师兄和一位师弟都下山了……应该不会再回来。师父;墓就在草庐后面不远,你若是有空,可以偶尔帮我上柱香。”

这就是不会有影响;意思了。

为他去世;师父上香这点小要求,谢知秋自然答应。

只是,萧寻初提起师兄弟;态度令人在意,他口中;师兄弟全下了山似乎也不太正常。

谢知秋多看了他一眼,但碍于时间,来不及多问。

萧寻初这里居然就算结束了,接下来,就轮到谢知秋。

谢知秋一顿,道:“我家中人很多,你最好拿笔记一下。”

萧寻初之前在做孔明灯,赶来;时候正好拿着浆糊笔和毛笔没放下,闻言,他当即撩起袖管,跟随谢知秋;叙述,直接往自己手腕上写字——

谢知秋道:“我家中现有五口人,除我之外,有祖母、父母还有妹妹。

“祖母娘家姓曾,她本名单字一个莲;父亲谢望麟,字天盼;母亲温氏,名解语;还有我妹妹,名唤知满,年十二,与我关系亲近,可能会经常去找你,你可以备点东西给她吃。

“我身边;小丫鬟名叫雀儿,她早上会来为我梳头更衣,她年纪小且性子单纯,你如果有什么地方不太清楚或者忘记,可以委婉地向她打听。”

萧寻初落笔如风,只记关键,几乎谢知秋语落时刻,他亦同时写完。

谢知秋觉得这些信息萧寻初未必都用得到,但提一句总比完全不说好,以防万一。

随后,她稍作停顿,主动说:“还有一件事,恐怕会比较麻烦,我必须得对你说一声。”

“什么?”

“我现在正在议亲;时期,祖母与父亲那边催得很紧,他们可能会经常提起。”

萧寻初;头脑空了一瞬,笔尖悬空。

他没有抬头,口中有些不知味,但表面尽力没有表现出来,只问:“这我好像从甄先生那里听说了一些……是要和秦皓,是吗?”

谢知秋略显惊讶:“师父提了这个?”

“嗯。”

萧寻初仍低着头。

“听说你们两家是世交,你们二人还是青梅竹马。”

谢知秋并未否认:“算是。”

最新小说: 来自立海的狐狸参上 春时种田忙 铁血抗日之屠杀小鬼子 摄政王一身反骨,求娶侯门主母 小仙女古穿今,我的家在东北 汉末之乱臣贼子 她心灰嫁傻子却被傻子丈夫带飞 全家穿:扛着键盘去逃荒 万劫无朽 侠行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