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堵心的是,他在排名公布上说的话“我很感谢的人是坤坤。我们经常在一起练习,他的努力激励了我很多。在我心里,坤坤是一个特
别优秀的练习生”也被曲解得不成样子。
下面有各种骂他的话:“得了便宜还卖乖”“心机婊装什么装,踢走了人还谢,谢尼玛呢”“确实该感谢,要不是坤坤走了,哪里轮到你拿第一”。
……
饶是做过心理准备,莘映光仍然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他在排名发布上的发言,他和蔡徐坤的互动,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节目里。在《Dream》里投票换组前,也确实播出了蔡徐坤和王子异讨论的片段以及他希望钱正昊留下的片段。
对他们来说,换队只是一个小小的节点,过了就过了。
谁知道会在网上被发散成这样。
莘映光在镜像世界里,知道《听听》组练习有多辛苦。
然而他也是一样的辛苦。并且在漫长的只有一人的镜像时光里,将这种孤独的辛苦视作常态。
练习《Dream》舞台的那段时间,是莘映光最充实的日子。
无论是在二队,还是重组后的队伍。
单纯地只有一个目标:“把歌练好,把舞排齐、排炸”。
大家都为了同一个舞台而奋斗,夜晚入睡时也是满足的。
可在外面的人眼中,那些日夜排练的艰辛只是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他们好不容易练成一个舞台的成就和感动不值一提,反而为了一些莫须有的“排挤”和“剧本”,趾高气昂地谴责和讨伐起来。
莘映光从未这样强烈地意识到,他们过的是真实的生活,但观众们看的是故事。
经过选择和渲染的故事。
任何一种传达方式都不能避免偏差,更何况是真人秀比赛这样掺杂了强烈个人色彩的节目。
蔡徐坤说了“其他的成员如果换歌的话压力太大了,要不咱俩走吧?”
许多人不信。
自己说了“我很感谢的人是坤坤”。
也有许多人不信。
他还能如何说呢?
……
正如《听听我说的吧》里的歌词:
【还没有经过辩证环节
你们就分辨出真假
没觉得这样的结果很荒谬?】
主题考核重新分组之后,到处有这样的议论——
“到底有没有人知道,蔡徐坤是不是自己换组的?”
“当然是啊,他自己都说了。”
“想得太简单了。要是节目组让他换,他敢不
换吗?”
“还有莘某人,逼走了别人拿第一,啧啧。”
“到底是怎么出的dream,给一个明确的说法!”
也有不少ikun说:“别提这个了,容易招黑。坤坤自己亲口说要走的。”
但还是有人听不进去。也不知是粉是黑,还是浑水摸鱼的人。
……
【事实总无限放大被曲解
剧情跟每个脚本都脱节
瞬间破灭】
观众们看不到全部的事实,直到那件事情发生前,都还在议论纷纷——
“莘映光的票数太诡异了。”
“节目组知道蔡徐坤的票太高,都不敢让莘映光超他太多。巧合到第一只超过第二一万票,不是暗箱操作谁信?”
“看看后期莘映光的镜头和蔡徐坤的镜头,多和少对比太明显了,节目组偏心谁一目了然[摊手]”
“莘映光的排名是无数的汗水和数不清的日夜换来的!你们投的票是票,我们投的票也是票!”
“别人排名高就是内幕,你家爱豆排名高就是理所当然,什么毛病。”
……
【不奢求你们可以认清故事的复杂
就这样安静的
听听我说的话】
万般争吵下,还是有人在努力劝架——
“无论谁第一,最后大家终归都是一个团的,别闹这么难看吧……”
“这两个练习生之间关系不是挺好的吗?看节目的时候大家都很和谐啊,怎么现在吵成这个样子。”
“我看莘映光和蔡徐坤关系很好啊,莘映光哪里有两面三刀故意排挤别人了?我就没看到过。排名公布上这么真情实感,你以为他们都是演员吗[允悲]”
“真的各位不要再撕了,大家都是好孩子。”
“他们很好,不要再撕了。”
“光光和坤坤我都很喜欢,这么努力的孩子,少骂一点吧。”
……
*
莘映光盘腿坐在镜像练习室里。
他习惯了在《Dream》里和队友们一起练习时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