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女生耽美>[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256. 256(第八卷) 四种纸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6. 256(第八卷) 四种纸张(3 / 4)

问道:“君侯说这四轮纸张分别是竹纸、楮皮纸、青檀纸和桑皮纸,若是让你选的话,你更喜欢哪一种?”

若要任鸿来选,她肯定是最喜欢桑皮纸。

能被乔琰放在最后镇场子的位置,已经足够证明其在审美上的地位了。

桑皮上的一层特殊物质会随着造纸的流程进入纸中,以至于它虽然在造纸过程中的操作繁复,但所产出的纸张无疑保留了其韧而润的特质,按照乔琰的说法,还能极大程度地延长保存的时间。

纸寿千年这样的说法,对于记录星象气候和历史的灵台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

只可惜造价确实昂贵。

不过让任鸿没想到的是,从蔡昭姬这里得到的回答是:“竹纸。”

见任鸿讶然,蔡昭姬解释道:“第一批竹纸的质量尚显粗糙,以君侯所言,即使让其得到了技术上的进一步完善,它们也很难去和青檀纸或者桑皮纸一较高下,单论质量而言,在这四种纸张中,它们确实只能排在最后,所以放在第一个展示,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只是生产出了一轮,但其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已可见其成本低廉了。这是一种比楮皮纸更有可能实现大批量生产的纸张。”

蔡昭姬并没有忘记,在她先前因为从铸币联想到印刷的时候,从乔琰这里发出的劝阻信号。

路需要一步一步走,饭需要一口一口吃,现在的纸张成本降低,是不是就是其中的一道信号呢?

起码这可以让乐平书院的学生有更多的纸张可用,也可以让乐平月报的数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这都是在眼下看得见的利益。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能让蔡昭姬做出选择了。

“我听闻君侯意在减少对楮树的使用,转为使用竹纸,至于世家门阀和书画名家所追求的高档用纸,则以青檀纸和桑皮纸来替代,有两项门类也够用了。”

蔡昭姬看着那四种被张贴在水泥路尽头的纸张,笑意微舒:“史官笔墨要长存,我却只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在记载着的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幸好,她们现在又多了一项助力了。

看看底下这些围观的人群,也就更显竹纸的出现难能可贵。

张昶是觉得没人能跟他谈论这几种纸张的留墨效果,蔡昭姬却觉得,这底下认得那四次出现文字的都并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当底下又响起了一阵铜锣声响,示意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时候,这些为图看热闹的民众直接将目光转回了南城门的方向。

还未曾从那四副纸张上缓过神来的还是少数。

不过这新出现的一幕也确实更符合“热闹”的定义。

就和昨晚测试水泥路抗压情况一样,此刻开到路上来的,是一架架战车。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他们是几乎不会看到这东西的,若真看到反而得担心是不是要大难临头了。

但此时不同。

这些战车只是以仪仗队的形式存在。

为了显示在战车上的负载不小,站在战车上的士卒都手长矛,身披重甲。

唯独有一个人有些例外,便是站在最前头,手持牙门帅旗的典韦。

当然,在这样的场合下,这个帅旗上的字样绝不可能是“乔”字,而是个汉。

可当以典韦为首所策御的战车行过这条长安新路的时候,谁都不会忘记,这是一支隶属于乐平侯的队伍。

重甲重旗重车,甚至连车上的人也是重的,在马匹脚底的马蹄铁踩踏在地面上的时候,发出的声响便显得尤其重。

即便如此,在这样的一列战车从道路的一头消失在另一头的时候,在路面上依然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这样的一幕落到了地上,生怕是因为自己看得不够仔细才出现了这样的错漏。

但没有就是没有。

水泥路对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抗受不住迹象。

而当留神着地面上的情况之时,无论是刚来到长安的袁耀,还是等待着与田丰完成接头的袁熙,也都看到了那马蹄上的特殊装置。

他们陡然意识到,这同样不是个简单的存在。

乔琰所掌控领地与他处的关山隔阂,以及那以蹶张弩为代表的重型弩箭大显神威,让相当多的人忽略掉了她的骑兵装置。

但事实上,马蹄铁和这水泥路一样,是有着其划时代的意义的。

不过在乔琰将凉州和并州都掌握在自己麾下,大大限制了其他各地战马来源的局势下,比起她要担心对手学去了这种东西,会不会给她造成什么麻烦,大概还是她的对手更需要担心一番。

担心当她此等配置的铁蹄东行或南下之际,是不是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在这一刻,袁熙就是这样想的。

他们落后的好像已不止是亩产和弓/弩这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