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真是熟悉的毒舌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秦和楚国相约淮水时,赵闻枭不仅要执笔面对海量文书,还连刀枪都摸不着。
身边一众人等,不管是朝臣还是卫士,均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盯着她的肚子使劲儿瞧,好像生怕一眨眼这肚子就破了。别说和她切磋了,就连靠她近一点都要屏住呼吸。一开始还以为是没过三个月危险期,所以这些人才将她当做一片,打个喷嚏就能吹飞的羽毛。
可随着她的肚子慢慢鼓起来,这些人的行为越发“变本加厉”,甚至到了她伸个懒腰,都要盯着她后腰,唯恐折了的地步。待产期渐渐进入倒计时,他们更是摆出枕戈待旦的状态,比之王翦老将军的精神,那可要绷紧多了。
王翦在淮水一带天天休息,给士卒们轮流放休沐假,让大秦的甲士都吃好、喝好、睡好、休息好,还安抚士兵,让他们不用着急战事。他自己也跟着甲士们一起吃喝。
前去打探消息的楚国斥候,脸都要气黑了。可不管他们怎么出兵挑战王翦,人家老将军都愣是当没听到,甚至因为日子长了,怕士兵们疏于锻炼身体,身上闲得长毛,所以开始举办军戏。什么投石超距、蹴鞠之类的活动,冒出来的笑声,能顺着淝水和淮水,一路飘到寿春的楚宫城去。
与此同时,其他将军的捷报也不停传来。
陈、项、新郪、相、沛、鲁、彭城……陆续被蒙恬、李信和王离拿下,甚至迎来秦廷的治所官员,以秦吏接手治之。赵闻枭只有羡慕的份儿。
她提把大刀,身边的人眼珠子都得蹦出来。就连刘邦这种,能闲着就绝对不多干一分活的性子,都被同化得看到她就下意识伸手搀扶,再唠叨几句独属于预产期的人文关怀。赵闻枭知道,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转悠一圈,特别是在条件简陋的两千年前,死亡率高得吓人。
所以,未免自己的臣子,一天天光是惦记她的事情,分散精神,她也特别配合,不做什么吓人的事情。
正巧。
两只豹豹也怀了宝宝,知道好歹,不会闹她。但哼哼和哈哈可远比她自由,揣着个大肚子都能跑去狩猎,把鳄鱼压在爪子下。
就是吧一一
天天对着他们殷切的眼神,也太不自在了。她偶尔会跑去后山躲个清静。
后山基本都是大司马和少司马驯禽、驯兽的地盘,多有山野猛兽猛禽出入,鲜少有人会来。
可她这一日,也没能逃脱被当成眼珠子的命运。一睁眼,浮丘伯、韩瑛和启明三人,已经自发围成一个圈,将她护在中间,并将禽兽全部驱逐。
以至于她总觉得,安期生看她的眼神,有那么两分微妙。像是在看什么不听话的小孩子。
赵闻枭”
唔,她的拳头也有那么一点点蠢蠢欲动。
被人当易碎品的感觉,实在太过令人毛骨悚然,弄得她的反骨差点儿要冒出来作祟。
她干脆专心处理华胥的政事。
华胥这十年都是开拓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开荒。中央朝廷这边,已经前去考察过各郡县的范围以及土质,相对应作出郡县的规划建设发展图纸,免掉了许多麻烦。
可哪怕依照图纸开荒,老百姓也不仅要处理地表的杂草植被,还要处理埋藏的树根和石头。
开始前得泼水软化土地,或者等雨后再开荒,完了还要打散大的土块,用铁犁犁一遍,碎掉小土块,再推平土地,免得以后灌溉不便。要是遇上一些完全搬不动的大石头,还得火烧之后泼水,等石头热胀冷缩出现爆裂,再用凿子凿开搬走。
哪怕农具升级了,但是开荒初期的人力还是没有办法节省,往往需要全家上阵。
开荒之后,还得按照计划引渠引水。
华胥没有新老贵族,所以不用担心水源被大家族掌控,但坏处就是引水的水利设施一概没有,全都要在开荒之后自己造。在开渠的同时,还要兼顾肥田的事情,使用动物的粪便、骨头、河底的淤泥以及草木灰等滋养土地。
等一年左右,土地肥润起来,才可以耕种。如果不等土地肥润起来就耕种的话,那就得种几年才能改善土壤。可也比按照之前部落的老办法好。
部落的老办法,是直接一把火焚烧开垦地的树木,再用棍子翻地。开荒效率怎么样不说,光是用草木灰滋养土地,至少还得等三年左右才可以耕种。肥田的这段时间,水渠也差不多开好了,就得开始通路,免得收割的时候,稍大些的工具都抬不到田地上用,通渠和运送粮食也不方便。路也开好了之后,还得做好防火道……
是故。
赵闻枭看的文书,不是说郡县规划建设发展的图纸施展到哪一步,就是在上述过程当中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申请中央朝廷的援助。譬如翻地的锄头、铁掀磨损,需要更换一批啦;郡县只有郡守或者郡丞一人懂开渠的事情,忙得晕倒了,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支援啦;平衡土地酸碱度的特殊化肥不够用,王能不能再批一些过来啦;挖地的时候,碰到被驱赶的野兽回来抢地盘,要救大命啦……之类的事情。
所以她定下的五年之内不收赋税,倘若是像长林郡那样台地居多的地方,北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