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是为了什么事情,可是,这并不妨碍自己立刻就怼她。她冷笑:“付晓华,你是塑料袋吗?”
付晓华一下子就愣住了,脸上露出了一种疑惑的表情:“这是什么意思?”桑瑜呵呵两声,扭头就往车间的会议室走,一般有人来找职工,都会在会议室等,她一边走,一边扬起了声音,保证车间里面的人几乎都能听得清楚。“意思就是:付晓华,你以为你是谁,你怎么那么能装呢!”车间里只是顿了一秒钟,立刻就爆发出了震天响的笑声,特别是平时就不喜欢付晓华的女职工们,更是嘎嘎乐得直拍手,就连平时对于付晓华多有照顾的男职工们也忍不住跟着大笑。
付晓华平日里自诩在车床厂、在单位里是一等一的好人缘,如果有什么人跟她关系不好,那肯定是别人的错,哪里受过这样的气,当下一张白面一样的脸蛋就涨得通红,捂着脸嗷鸣的一声就哭着跑开了。只不过,今天大家都对桑瑜怼她的那句话实在是惊为天人,都在反反复复的练习着,只等着下一次有机会也像是今天桑瑜这样怼出去,那要有多痛快,所以就没有人去安慰付晓华了。
大家没有把付晓华当一回事,桑瑜更是没有把她当一回事,她就是单纯的觉得这个人真是讨厌,以为自己是什么纯洁无瑕的白莲花呢,上哪都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点别人做事。
这个时代的人淳朴,大家嘴巴也不怎么会阴阳别人,所以遇见了这样的事儿,除了被气得要吐血,还真是拿她没有办法。只不过桑瑜可不会惯着付晓华这个毛病,她要是没有舞到自己面前,她只当没有这个人,要是她不长眼的跑到自己的面前来找什么存在感,那么就对不起了。
今天只是开胃小菜,要是还有下次,她不把付晓华按在地上摩擦,她就不是桑瑜。
才刚刚站在了会议室门口,桑瑜就看见了刘建设。桑瑜笑眯眯的跟他打了一个招呼,她就说刚刚自己到处找刘建设,想一会儿跟他请假,怎么没找到人呢,原来在这里。只是,今天的刘建设明信心情不太好,他的嘴角往下耷拉着,眉头也皱着,一看满脸都写着"不要招惹我"。
抬眼看到了桑瑜,刘建设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了,他的身体往一边让了让,把门口的位置给桑瑜倒开,听不出表情的说:“你妹妹来了。”妹妹?
桑瑜的脑子里有那么一瞬间有那么一点点的没反应过来,她伸头往屋子里面看了一眼。
就看见在桌子面前坐着一个瘦瘦的姑娘,从侧面看,跟桑瑜有五六分的相似,身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衣,腿上的裤子也挺干净,就是膝盖的地方打着补丁,脚上穿着一双已经通洞的黑布鞋,腰杆挺得直直的,一张脸更是崩得紧紧的,死死的盯着正前方,似乎那里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这是桑瑜的大妹妹一一桑柳。
桑瑜的家里面一共五个兄弟姐妹,她的上面有一个大哥早早的就在家乡的一个小水电站工作了,自己上技校几乎都是大哥供出来的,一直到她毕业了,大哥才结婚。
桑瑜的下面有一个妹妹,也就是桑柳,还有一对双胞胎的弟弟。她老家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好,爸爸在老家的大食堂做厨子,小时候家里面吃饭都亏了他,不过在桑瑜上技校的时候,他有一次从食堂的梯子上跌下来,摔断了腿,恢复得不怎么好,所以后来就只能干点轻省的活,钱也就少了。母亲一直务农,不过身体不好,特别是在生了两个弟弟之后,她就一直哩哩啦啦的淌血,这么多年了,每个月干净的时候没有几天,整个人瘦得跟风一栏能被吹倒,家里的收入一半都要来给她吃药。妹妹桑柳从小是桑瑜带大的,一直到桑瑜去读技校了,她才接过了照顾两个弟弟的担子。
而最小的两个弟弟算算日子,现在也应该是读书出来了。桑家一直都很穷,虽然,桑父和桑母都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劳作挣钱,家里还有那么多个已经工作的儿女在托举,可是桑家还是很穷。说到底就是因为桑父一直都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孩子们要读书,只要成绩好,无论读到什么地方他都会供。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桑瑜老家的那个村子里面,桑家是少有的全部孩子都能捧上公家饭的家庭。
要不是后来出了意外,桑家本来能够成为村子里面数一数二的人家。桑瑜刚上班的时候,她一个月的工资是十八块的学徒工资,她自己只留八块,剩下的都要寄给家里面,后来成了一级工之后,她的工资也涨到了三十三块,她一个月只留十三块,剩下的也寄回去。到了结婚后,因为她的工资被赵凤兰死死的把着,她的工资是寄不回去了,可是她依旧要想办法的攒钱,攒了钱就找赵婶子换粮票,一年能寄回去二百斤的全国粮票。
桑瑜在重生的前半个月才寄回去了二百斤的粮票,后面离婚了,桑瑜虽然挣了点钱,但是暂时没有往家里面寄钱。
她也是害怕自己一下子寄钱回去了,父母会怀疑自己的钱是哪来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结婚后,工资就捏在了婆家那里的事情。桑母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家里大小的事情基本都是桑父说了算,但是只是一件上,她是十分的坚持的。
那就是桑家的人不能离婚。
因为桑母自己是二婚,桑瑜的大哥其实是桑母前夫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