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古人笑疯啦> 第一百二十八章 削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八章 削藩(1 / 1)

晁错此时正在太庙抄书。

这位被罚来思过的谋臣裹着狐裘蹲在香案下,正用贡品腊肉在青铜鼎里涮火锅。

“晁大夫好雅兴啊。”

太子如今已蓄起短须,只是眉眼间被蒸腾的热气熏得柔和了几分。

晁错从鼎里捞出片半生不熟的鹿肉。

说着压低声音:“听说吴王在广陵挖了条三百里的运河,说是要运荔枝?”

晁错趁机又往鼎里扔了把韭白。

太庙外突然传来惊天动地的炸响。

空气中飘荡着焦糖与糊锅的古怪气味。

原来这厮前日给御厨出了道“治国菜谱”,说是能把削藩大计融入宴席。

御厨们正在试验所谓的“削藩三吃法”:

将楚地的橘皮烘干当柴烧。

“反了!反了!”

这位景帝胞弟今日穿着绛紫锦袍,腰间玉带上镶着的夜明珠随着怒气乱颤。

晁错探出头,“梁王殿下此言差矣!您看这猪肉,抹上齐国的海盐、涂上燕国的蜂蜜……”

但谁都没想到,次年开春的朝会上,晁错竟真的端出了道“削藩令”大菜。

晁错哗啦抖开十丈长的绢帛,上面用朱砂画着大汉子午线。

一曰‘清蒸’,裁撤边境三郡;

三曰‘爆炒’嘛……”

老臣申屠嘉的朝笏“啪嗒”掉在地上。

“陛下息怒!”

“这是臣特制的‘削藩糕’,用吴国的糯米、楚国的红枣……”

糕点滚落龙椅下方,被窦皇后豢养的白猴捡去吃了。

袖中滑落一卷早已拟好的诏书。

当诏书砸在晁错脸上时,刘启分明看到那厮嘴角闪过狡黠的笑意。

这些诸侯王派来的说客个个奇装异服:

赵国特使腰缠九环金刀,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宛若移动的乐器架。

“太子殿下请看,这是我家大王特制的‘忠孝饼’。”

刘启刚要伸手,那饼就“咔”地裂成两半,露出里面藏着的帛书。

晁错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抓起半块饼就啃:“嗯,火候过了,芝麻炒得发苦。”

使者们气得集体跳脚。

这是要表演“哭谏”的架势。

“诸位远道而来,本官特备醒酒汤……”

原来这厮在汤里加了蜀地特产的“鬼见愁”辣椒。

老皇帝“勉为其难”地收回两道削藩令。

这场景看似荒唐,实则是给诸侯王们下的缓兵之计。

但真正的风暴在三个月后降临。

“殿下!梁王带着七国使者在东市摆摊卖竹简!”

梁王刘武袒胸露乳躺在钉板上,胸口压着摞《削藩令》竹简,周围撒满鸡血。

每嚎一嗓子,就有侍从往他胸口添片竹简,像厨子给烤鸭刷酱。

卖糖葫芦的趁机涨价,说这是“忠肝义胆串”。

胡商当场兜售起“护心镜”,说是用匈奴精铁打造,能防晁错的舌头。

“梁王殿下,加点调料更入味啊!”

梁王气得一骨碌爬起来,胸口竹简哗啦啦掉进鸡血盆,溅得周遭百姓满脸红点。

老人家坐着凤辇驾临东市,肩上的白猴突然窜出去,抓着梁王的发髻荡秋千。

这长安城的民心就像未央宫前的饴糖雕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