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69(2 / 4)

着大包小包回到家,发现里头焕然一新。原本有些摇晃的大门被修得严丝合缝,院子里多了个简易的箱笼,连柴房的门门都换成了新的。

“阿爹呢?“沈隽放下东西,四处张望。

沈昭摇摇头,“进来的时候便没见到人。”正在这时,书房的帘子被掀开,沈父站在门口,朝她招招手,“三姐儿过来。”

沈隽应了一声,快步走进去,只见原本空荡的窗边多了一张新书桌,不大,但足够她用。

见女儿进来,沈父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想着你读书总得有个正经桌子,就…

沈隽心中感动,忍不住笑起来,“谢谢阿爹。”这张书桌虽然简陋,但桌面被打磨得光滑又平整,边角都细心地被磨圆了些,不至于磕疼了人。

沈父轻咳一声,摆摆手,转身去院里继续忙活。不一会儿,院子里又响起刨木头的动静,原来是杜妈妈要个新的擀面杖。傍晚时分,沈庆下工回来,手里还提着两个油纸包。杜妈妈还以为他又乱花钱了,眉毛一竖,刚要拍桌,就听见他乐呵呵地道。“掌柜的今儿请人吃饭,要了仙客来的席面,结果后头似是吵起来了,菜也没怎么动筷子,干脆分给我们了。”

杜妈妈面上神情顿时舒展开来,手也放了回去,满意地道:“这还差不多,去厨房拿两个盘子放进去。”

沈庆自然照做,沈隽也起身去帮忙。

一人围坐在堂屋里饭桌旁边,一块儿吃了顿热乎饭。杜妈妈抿着年前买的酒,眯着眼打量着屋外的小院,脸上尽是满足之色,将林府那些糟心事儿都抛之脑后。

夜色渐深,屋内灯火摇曳。

一家人收拾罢碗筷,各自回屋歇息。

沈庆在铺子干了一日的活计,早就精疲力竭,草草洗漱后便倒在床上,刚沾到枕头就沉沉睡去,不多几时,里间就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鼾声。杜妈妈与沈昭借着灯火,把白日买来的布料铺展开来,算着方才给沈隽量好的尺寸,打算给她做件新衣裳。

母女俩也不着急,商量着慢慢做,开春的时候正好能让她穿上身就行。沈隽也不急着睡觉,而是捧着书卷坐在沈父新打的书桌前,温习余先生曾教过的内容。

怕打扰了阿兄睡觉,她便只默然凝视文字,没有出声诵读。不知过了多久,她翻过一页书页,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动静,抬头便瞧见帘子被人从外头掀开。

原来是自家阿爹过来了,手中还拿着个粗布包袱。“可打扰你读书了?”

沈父压低嗓音问道,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轻松。沈隽看出他有事找自己,便摇了摇头,指了指后头,示意他阿兄正在睡觉。却见沈父笑呵呵地摆手:“不妨事,不用管他,他睡觉沉得很,外头就算打雷也吵不醒。”

说着将包袱搁在案头,露出里头几锭碎银,几串铜钱,几张银票,并一本泛黄的账册。

他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细细同她道:“这是这两年卖蜂窝炭与炉子的进项,你的那份都在这儿了,我那半已拿去给你阿娘她们的吃食生意用了。”“账目都记在这册上,是我自个儿记的,若有看不明白的,阿爹这会儿就跟你说。”

沈隽接过沈父递来的账册,指尖轻轻翻过粗糙的纸页。其实前几天去白家的时候,白茯苓便拿了那边的账本给她看,她早已核对过,心里有数。

但对上沈父真诚的眼神,她还是翻看了一遍。沈父识字不多,账册上的数字歪歪扭扭,有些地方还画了自创的符号,不过连猜带蒙也能看懂。

画个椭圆形便代表炉子,一个大圈里几个小圈便是蜂窝炭,几道竖线便是柴火,柳枝便代表柳沟村,一个白字,指的自然是白茯苓。还有些形似蝌蚪的符号,她有些看不明白,问过沈父才得知,这是报废损毁的意思。

某一页的边缘还留着炭灰指印,透过这本简陋的账册,她仿佛能看见阿爹在油灯下皱着眉头记账的模样。

两边的账目基本对得上,她便合上册子。

目光掠过桌上那堆散碎的银钱,碎银被磨得发亮,上头似乎还带着牙印,铜钱串子沾着煤灰……

她没去数,转而问道:“阿爹,家里其他人的赎身银子攒得如何了?加上这些,还差多少?”

沈父搓了搓手,声音里带着几分尴尬,犹豫了片刻才道:“已经够了。”沈隽不由抬起头,微微讶然,虽然没说话,但眼神里的意思明晃晃的。既然够了,你们怎么还不赎身?

“这是你阿娘的意思……“沈父轻咳了两声,粗糙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边缘摩挲着,“她说眼下正是天冷地冻的时候,咱们先不赎身,就能仍住在府中和庄子里,咳咳……既能继续攒月钱,又能在府中吃喝,还能混用大厨房的食材做自己的生意,等秋收前后再赎身最好……

他越往下说声音越小,显然有些底气不足。沈隽…”

她没对自家阿娘的盘算做什么评价,而是抿了抿唇,将银钱往沈父那边推了推:“阿爹,都是一家人,在这种时候也不必分得太清,再说我不过出了个方子,出力的都是你们,这些也添上吧。”

她大致算了算,眼下全家的积蓄的确能够赎身,但赎身后约莫也就剩不到五十两。

蜂窝炭的生意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