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休,腰间的宝石项链随动作轻轻晃动;金发碧眼的西方商人则更爱聚集在火车站附近,他们穿着束腰的呢子大衣,手中紧攥着写满汉字的货单,不时向路过的脚夫打听最新的漕运班次。
茶馆里,大宋士子与阿拉伯学者并坐一桌,借着一盏热茶讨论天文历法;市集上,胡姬的舞步与汴梁小调交织,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连街边卖糖画的小贩,都学会了用简单的波斯语招揽外国客人。
这里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座万国辐辏的都会,俨然成为了大宋向世界敞开的窗口,俨然成为了新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不同语言的交谈声、不同风格的服饰、不同风味的食物在此交融,连空气中都飘着一种蓬勃的、包容的活力,让赵寿都真切感受到大宋的鼎盛与世界的联结。
看了看紫禁城的建设进度,又与李诫等督造官聊了聊相关事宜,赵寿便离开了北京,继续南下。
二十几日后,赵寿来到了泰山。
说起来,曾经多次有人提议他父皇前来泰山封禅,可都被他父皇给拒绝了,甚至有一次他父皇还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
对此,很多人都不解。他们想不明白,以赵俣的文治武功,为什么不来泰山封禅,甚至讨厌来泰山封禅?
赵寿没有太纠结此事,他来到泰山后,毫不犹豫地登了回泰山,并作诗一首:
攀岳凌巅瞰九州,
长河如带贯荒丘。
烽烟渐远城郭固,
铁轨纵横商旅稠。
父皇志欲超秦汉,
拓土开疆复旧瓯。
吾自常怀守成念,
愿凭仁政护金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