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纸灯(1 / 4)

第44章纸灯

许是心头一桩大事放下,连日奔波少眠的疲乏终于在身体中爆发,头刚粘到枕头,宋云谣便沉沉睡去。

睁开眼,屋中一片昏沉,天似乎还未大亮。宋云谣在榻上呆呆坐了会儿,窗外隐隐传来说笑声,大嗓门的姑子说着“放灯"之类的字眼。

门忽然被人推开,兰姨端着汤粥走了进来,见她起身,急匆匆走过来,神色欢喜。

“可算醒了。"她摸摸宋云谣的额头,“你这一觉睡了整整两天,可把我吓坏了。”

宋云谣一惊,这才发觉腹中空空荡荡,嗓子也干得冒烟。囫囵灌下半壶水,开口问:“这两日可有人来找我?”

兰姨端来稀粥小菜,布在边几上,头也不抬怪道:“多,可多了,一茬接一茬,还尽是些我没见过的人。”

宋云谣有些心虚,摸摸鼻子,端起碗筷不敢接话。“行了,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他们都同我说了。””哦……

“哼。我就说你最近怎么鬼鬼祟祟的…”兰姨抬手戳了戳她脑门,压低声音,“你这丫头真是胆儿肥。前头是谁见了衙门就想跑?现在倒攀扯上去,为了个素未谋面之人舍生忘死起来了。”

宋云谣慢吞吞道:“没办法,这事儿总得有个了结,绕不开衙门……你放心,我小心着呢。”

兰姨“啧"了一声,知道她向来是个主意大的,自己说话不管用,也不再纠缠,转头道:“等会儿再把药喝了。”

她皱皱鼻子,“我又没病,喝什么药。”

“还嘴硬?你昏睡的时候,我可是请了法真大师过来给你诊过脉。大师说你消耗太多、身子亏损得很,特意给你开了个滋补方子。”宋云谣一愣,“……那方子还在么?”

兰姨从抽屉里翻找来方子,她接过一看,果然不出所料,滋补方子里有好几味稀罕的名贵药材,就连定阳县里的药材铺也未必有卖,不知法真花了多少力气弄来。

见她神情有异,兰姨问道:“怎么了?”

宋云谣低头抠着手背,心绪沉沉,“药材太贵重了,我本就白吃白住,总不好再麻烦法真大师。”

瞧她这幅模样,兰姨心里也不是滋味,忙解释道,“放心吧,法真大师就开了方,药材是那沈家少爷差人弄来的。”“………沈三郎?"宋云谣疑惑道。

“那日我看你睡了一整天都叫不醒,去请法真大师为你诊治时,那沈家小子恰巧也在,便一起跟了过来。

“那小子说你帮了他大忙,如今你病倒了,他也该报答一二,便主动揽了这事儿。”

兰姨朝窗边八斗柜努努嘴,上头放着几个精致的木盒。她压低声音道,“就那几根参,听是从皇商手里买来的,平日里都是往宫里送的货!”

“不止药材……若非法真大师阻拦,那小子还想着专程从外头请个丫鬟,贴身照顾你呢。"兰姨翻了个白眼,小声嘀咕,“也不知发什么痴,要往庵堂里塞丫岳Ⅱ

“不过,你帮的不是那位刘夫人么?何时还帮那沈家小子的忙了?”这一连串的话宋云谣听得发愣,一时竞不知如何作答。是啊,她何时帮过他什么大忙?明明是自己频频受他照拂。还是说,这只是他用来搪塞法真与兰姨的借口?可他何必如此?

心底忽然冒出一个答案,宋云谣手一抖,差点被吓掉了筷子。见她心不在焉,兰姨忙打住话头,“都怪我多话,别想那些,先吃饭。”宋云谣深深低头,藏起微微发烫的面颊,含糊应了一声,可没吃几口就放下碗。

兰姨本想相劝,可看看这满桌斋饭,也只能叹口气。一一日日在这尼姑庵里,嘴里都快淡出个鸟来,一点荤腥不沾,这身子能养好就怪了!

心里腹诽着,兰姨收拾好碗筷,拿到屋外打水冲洗。却听房门吱呀一声,宋云谣穿戴整齐,推门而出。

她忙问,“你这丫头,病还未好,不好生躺着,要往哪儿去?”宋云谣敲敲肩颈,“躺了快两天,不知误了多少正事,我得去看看巧娘。”出了小院,才发现今夜静雪庵很是热闹。

正是往常晚课的时辰,姑子们却手捧河灯,叽叽喳喳说着话,三五成群往后山走去。

路上有人认出宋云谣,惊呼一声,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一番,竟朝她打听起那日衙门究竞在庵堂里办了什么公差。事关重大,宋云谣自然不能随意透露,好在众人也不过存了几分好奇,见她不便多说,也就并未刨根究底。临走时,还往她手里塞了盏纸灯。“原本中元那日就该放河灯,许是为了迁就衙门,住持便往后推了两天,也算好日子。“年轻姑子朝她眨眨眼,“一年就放这一回,可别误了时辰。”宋云谣笑着点点头,将河灯收好,往箐箐住处走去。在门外恰好碰到庄箐箐,正蹲在路边,同善远纯草叶玩儿。

她将箐箐喊到一边,小声问她巧娘在何处。庄箐箐懵懵懂懂,善远却在一旁朗声回答,刘施主被衙门里的大人请去城里了。宋云谣吓了一跳,只能无奈地蹲下身,同善远打听起来。得知刘巧娘多半只是回去处理正事,总算放下心来。

不过半月日子不见,善远似乎长高了些。圆圆的脸蛋还稚嫩,眉目间却褪去许多孩子气。

问她为何不去后山放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