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旗舰店里挤满了顾客。行人匆匆而过,有的打着电话,有的与同伴交谈,每个人都似乎有着明确的目的地。
在57街转角,他注意到一个热狗摊,排着小小的队伍。
他想起纽约热狗的名声,于是加入队列。
摊主是个中年男子,戴着扬基队的棒球帽,动作熟练地翻烤着香肠。
“要什么?”轮到李言时,摊主简洁地问道。
“一个热狗,所有配料都要。”李言回答。
摊主快速地将热狗放入面包,加上洋葱、酸菜和芥末酱,用纸包好递给李言。“五美元五十美分。”李言付了钱,接过热狗,站在路边吃了起来。
味道简单却美味,热乎乎的香肠与酸甜的配料在口中形成完美的搭配。
他看着来往的行人,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这种简单的街头美食体验,与之前在飞机上和酒店里的奢华享受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令人愉悦。继续往前走,他被一家看起来很有年头、氛围温暖的意大利小餐馆所吸引。
窗户上贴着“Since 1952”的字样,内部灯光温馨,人声鼎沸。
推门进去,里面弥漫着大蒜、橄榄油和番茄的香气。
他没有预约,正好吧台有一个空位。
酒保是个意大利裔的中年人,头发梳理得油亮,穿着白色衬衫和黑色马甲。
“晚上好,先生。一个人?”他问道,口音中带着明显的意大利腔调。
李言点头,在吧台坐下。
他点了一份经典的意大利肉酱面和一杯基安蒂红葡萄酒。
看着厨师在开放式厨房里忙碌,听着周围食客热闹的交谈声,他享受着这种充满烟火气的随意与温暖。面的味道非常地道,简单而美味。
面条煮得恰到好处,肉酱浓郁而不腻,上面撒着新鲜的帕尔马干酪。
葡萄酒口感醇厚,带着樱桃和香料的香气,与面条完美搭配。
用餐时,他与酒保闲聊起来。
酒保名叫安东尼,祖籍那不勒斯,家族经营这家餐馆已经三代。“我祖父1952年开了这家店,”安东尼自豪地说,“配方都是他带来的,一点没变。看到那边墙上的照片了吗?那是弗兰克·辛纳屈,60年代经常来这里吃饭。”
李言看向安东尼指的方向,墙上挂满了黑白照片,记录着餐馆的历史和名人顾客。
这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他感到温暖。
在全球化如此深入的今天,还能找到这样保持传统的地方,实在难得。
饭后,他继续沿着街道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中央公园的入口。
秋夜的公园略显凉意,但很舒服。
他沿着小径慢慢走,看着遛狗的人、慢跑的人、相拥的情侣。
远处城市的灯光璀璨,与公园的静谧形成奇妙的对比。
他在一张长椅上坐了一会儿,什么也没想,只是感受着纽约的夜晚。
一对老年夫妇手牵手从面前走过,轻声交谈着;
几个年轻人骑着租来的自行车笑闹着穿过;
一个街头艺人坐在不远处的长椅上吹着萨克斯风,曲调悠扬而略带忧伤。
这一刻,他感到自己既是这座城市的旁观者,又是参与者。
这种奇妙的双重身份感,正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回到酒店,他感到一种舒适的疲惫。
躺在柔软的大床上,看着窗外不眠之城的灯火,很快便沉沉睡去。
在进入梦乡前的那一刻,他想:明天,纽约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清晨的阳光透过广场酒店厚重的窗帘缝隙,在地毯上投下一道金色的光带。
李言醒来时,一时不知身在何处,直到看到窗外中央公园的秋色,才意识到自己正在纽约。他伸了个懒腰,感受着高级埃及棉床品的柔软触感。
昨晚的睡眠质量出乎意料地好,几乎没有什么时差反应。
他叫了客房服务,点了一份经典的美式早餐。
等待送餐的间隙,他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渐渐苏醒的中央公园。
晨跑的人们沿着小径形成流动的线条,马车夫已经开始招揽清晨的游客,湖面上有几只早起的划艇。这座城市从不会真正沉睡,但清晨的节奏显然比白昼舒缓得多。
早餐很快送到:煎蛋恰到好处地流心,培根酥脆,香肠多汁,烤番茄带着罗勒的香气,咖啡浓郁醇厚。他坐在窗边的餐桌前,一边享用早餐,一边用iPad浏览当天的《纽约时报》。
这种悠闲的开始方式让他感觉很舒适一一没有紧张的行程,没有必须打卡的景点,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探索这座城市。
上午,他决定去参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他没有匆忙赶路,而是再次步行穿过中央公园。
白天的公园又是另一番景象,阳光透过斑斓的秋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一群年轻人在草地上练习瑜伽,几位老人在下象棋,街头艺人在表演爵士乐。
他慢悠悠地走着,偶尔停下来看看,或者只是坐在长椅上晒太阳。
在公园南端,他看到一个画家在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