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救救她
藏书阁在后山,晚上没人前来借书,负责看守大门的老伯也都休息了。不过,会有轮值的守卫在后山巡逻,以防止贼人进来。袁景作为袁氏家主,有藏书阁的钥匙,加上时间已经到了凌晨,便没有叫醒旁人,他开门,带着怜月进去了。
藏书阁的占地面积很大,有三层,平时开放一层给袁氏旁氏和依附袁氏的门生查阅,二层则只有家族精英才能入内,三层则不对外开放,倒是神秘得很。怜月之前借阅的竹简,都是在一层,看得也都是一些地理人文的杂书,连二层都没有进去过。
她本就不怎么认字,又不了解书中提到的典籍,每看一篇文章,脑子就跟爆炸了一样,实属艰难,怜月若不是逼着自己认字,了解这个世界,实际上她都一点不想来藏书阁。
因此怜月来过藏书阁,只晓得里面的藏书丰富,其实里面究竟还藏着什么典籍,她自不会知道。
进了阁楼,袁景伸手,冷淡道:“握着我的手,跟我来。”怜月:“啊?”
袁景道:“周围都是架子,又黑,你眼睛不好,跟紧我,小心迷路。”怜月:“哦,好的。”
她将自己的手放上去,对方滚烫的大手立即握紧,拉着她往二楼走。怜月询问:“一楼不找了吗?”
袁景道:“一楼都是一些杂文,二楼才会有从各地收集下来的陌生文字,我已经问过看守的傅伯,知道其藏书的位置。”怜月好奇询问:“那三楼是什么?”
袁景没有隐瞒:“是练功功法、秘技、灵药,需得为家族立过贡献之人,才可上去。”
怜月只是顺嘴一问,倒是没觉得对方会回答,此时看着拿着一盏灯的少年,抿嘴,心中不知为何跳得很快。
她道:“原来是这样。”
到了二楼,袁景拿着灯,看着架子的编号,拉着怜月往深处走。走了百步,他寻到了灯架,将周围的蜡烛点亮。“就是这里了。”
昏黄的灯光只照亮了方寸之地,怜月闻言抬眸,看着眼前之人,他半张脸在明处,半张脸在黑暗中,睫羽很长,在脸上落下了阴影,有些清冷之感。他修长的手指正拿起架子上的竹简,眼神很认真,打开竹简,拿着邵情信与其文字进行比对。
对方认真的样子,又有点不一样,女郎不由愣神了片刻。袁景抬眸:“怎么了?”
怜月立即摇头:“没什么。”
赶紧也拿起一卷竹简翻开,随便瞥了一眼,便愣住了。真有。
而且是一篇完整的文字。
袁景见她皱眉,盯着竹简,眼睛一直往下,忍不住道:“找到了?”怜月点头,“嗯"了一声,说道:“上面的字我认识。”袁景道:“什么?”
【地表温度已经恢复到了四十摄氏度,终于可以回到地面生活,人类有希望了。】
是一段简洁却信息量很大的文字。
袁景出声询问:“你在说什么?”
怜月闻言回神,发现自己竞然念出了声,便胡言乱语道:“小地方的方言。”
袁景目光盯着她,声音有点冷:“你在糊弄我,你刚才念的是上面的内容吧。”
也是。
他们智商本就很高,就看想不想拆穿,怎是可以随意糊弄的人。怜月道:“没错。”
她这次没有隐瞒:“上面说,在很久以前,天气极为恶劣,天气很热很热,地表无法生活,人们都生活在地下。”袁景皱眉:“听起来有些耳熟。”
怜月:“什么意思?”
袁景道:“金乌传说。”
见怜月面色不解,他便继续说道:“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曾出现了十只金乌,大地被炙烤,天大旱,人们避于地下才能活命,人族出现了一个叫做大羿的人,将九只金乌全部射下,只留下了唯一一只金乌,便是如今天上的太阳。”
怜月……”
连大裔射日的传说都相似……莫非还真是轮回。她道:“你刚刚说的金乌传说,会不会是曾经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只是真相没有传下来,才以为是传说。”
袁景道:“天上不会出现十个太阳,传说自然只能是杜撰,夸大其实。”怜月呐呐道:“就怕不是杜撰的。”
袁景:“什么?”
怜月想了想,询问道:“你知道棉花吗?”袁景摇头:“没听说过。”
怜月捏着上竹简,冷不丁的想:
如果上面说的是真的,倒能解释如今九州为何没有出现棉花。地表持续高温,人都能中暑死掉,谁还会去种棉花御寒?如此。
九州大地可能会有野生的棉花种子存在,若是寻到棉花,那么她身处在下一轮回便可验证。
怜月解释道:“棉花一种御寒的农作物,如果将棉花种子寻到,便能大规模种植,成熟后的棉花可以编织衣物,也可以做成被褥,其制品在冬天保暖的能力不比兽皮差。”
袁景疑惑:“真有此物?”
怜月被问住了,垂眸道:“以前是有的,在我们那小地方就有,不过我回不去了,大抵是拿不到种子的,我想着,或许在九州大地也能找到棉花种子。”袁景低头,看着她的脸,如此关切这件事,莫非是因为此事与天下黎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