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从港片开始横行> 第24章 身份问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章 身份问题(1 / 2)

方奕威的那辆私家车,到了大傻的车厂里。

经过重新喷漆,改完发动机号,又出于谨慎,还换了一部分零部件。

等出厂过后,不到几日时间,就悄悄处理出去了。

接下来的十来日时间,宋晟在落脚后,就没有闲着。

虽然在身份上,还要再拖些时间。

但这也只是不方便伸展拳脚,可小打小闹还是可以的。

正好也抽空,用来培养一下港生的个人能力。

在他一开始的想法里,港生就是要推出来走正行的。

眼下,西贡还属于相对贫困的渔港地界。

码头、海鲜、摊档到处都是,渔民也相当普遍。

只是,到目前为止,这个地方仍旧是以原始捕捞,和零散售卖为主。

市面上极度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化。

而港岛本地,以及东南亚一带对海鲜的需求本就旺盛,西贡的渔港特色,拥有着巨大的发掘潜力。

这些天以来,宋晟凭借着大傻的一点关系,在最快的时间里,到西贡码头低价租了一间小仓库。

再用比鱼贩略高一点的价格,开始收购渔民手里的次一级渔获,也就是卖相不大好,但肉质比较完整的海鲜。

再到西贡郊野一带的旧村屋,雇佣了一批便宜的乡野妇女,来手工处理海鲜。

其中,虾米一类的,就以竹筛晾晒,主打一个无沙的特色。

鱼干则用荔枝木熏制,方便增加口感与风味。

牡蛎干则是采用潮州地区的一种古法来生晒。

这些方法并不罕见,难度不高,只是在这一时期,如此加工渔获的并不多。

尤其是在西贡一带,压根没有竞争对手。

等渔获处理过后,再打包密封,贴上‘西贡海味’的手写标签。

最后采用雇人地推的方式,推销给各地的杂货铺里。

这样的小打小闹,一方面小试牛刀,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港生的业务能力。

同时过渡一下身份问题,及资金不充裕的初期阶段。

等到之后时机成熟,方便以点到面,将事情有序的铺下去。

眼下,他已经在联络一家因经营不善,处于倒闭阶段的小型罐头厂了。

只等解决了身份问题后,就开始铺开海鲜这条线上的产业链计划。

做这条线,主要是考虑到西贡这处渔港的天然优势。

至于其他的行当,宋晟也没准备放弃,只不过刚刚落脚,暂时不方便涉足太多。

这些天以来,宋晟一直在忙于将事情铺开,港生跟在身边默默学习。

封于修则痴迷于武术手札,一边在养好脚上的伤,一边再打磨下别的功夫。

而阿武就有点坐不住了。

虽然闲散下来后,他有宋晟照发不误的‘工钱’,但这种不斩人就能拿到手的钱,让阿武感觉浑身难受。

尤其是兄弟大傻也发展的这么红火,阿武就更想上进了。

虽然大傻有想拉他过来一起做事,但自家事自家知,除了斩人之外,他压根不会别的。

而且他同大傻虽然关系很铁,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关系,让他更不想到大傻手底下做事,那样会让双方之间的味道彻底变了,感觉也十分别扭。

这次,从旧村屋那边回来。

阿武便主动询问道:“大佬,咱们什么时候动手打出去?”

宋晟诧异:“打什么?”

阿武:“当然是社团啊,这几日见你一直奔波,我却无所事事,闲的好难受啊。”

宋晟:“哦,我暂时没想搞社团。”

阿武:“啊?大佬,你认真的?”

宋晟:“当然。”

都八十年代末了,这时候去搞社团,是等过个几年被清算吗?

何况,眼下的港岛虽然受大环境影响,经济有些萎靡,但时代的浪潮还在汹涌翻腾,但凡搞出一点浪花,都比搞社团更有前景。

宋晟想做的是,以正行先行开道,再逐步上马安保公司与物流计划。

只要这一套能做起来任何一个,都比搞社团好太多了。

何况,真要搞的话,最好的方法还是扶持一支,而不是亲自下场。

阿武则面上一滞:“大佬,不搞社团,那我做什么?”

除了斩人以外,他都不知道自己还会点什么了。

宋晟拍拍他的肩膀:“安心,等过两天,同修仔一起,我们去搞点快钱。”

“搞快钱?”阿武眼前一亮。

宋晟:“总该早点解决身份问题了。”

不然后续的一些计划,全都不好铺开。

这段时间,宋晟已经借由大傻那里打听了一下。

也得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路子。

这其中,宋晟了解到的,同当地港人结婚,仍旧是最简单的一个选项。

除此之外,在其他几个方法里,还有一个比较合适的。

也是同电影‘九龙城寨之围城’男主陈洛军类似的一种落户方式。

在那电影里,陈洛军最初也是偷渡来港。

甚至之后一系列麻烦事件的起因,全都源于一个身份问题。

只不过,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