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瞬间明白,毕竟他经常打仗靠的也有点郑和的支持,郑和带回来的那些香料,也被他当成工资发给大臣。
“只是……全世界的黄金,白银,殖民地?”
朱棣目光还是忍不住落在他们面前的世界地图上,还是有些不太明白,这个西班牙国王,怎么收割全世界的白银和黄金。
“行了。同学们,除了以上三个答案,还有其他的答案没有?”
课堂上,等众人稍稍消化后,林啸再次看向其他学生。
这次,没有学生有其他答案了。
“行!”
“老师公布正确答案!”
此话一出,汉武帝、朱元璋、雍正和班上的学生们,全都提起精神,等待答案公布。
“这道题!正确答案不是唯一!”
“正是刚刚三位同学的三个答案!”
“这三位皇帝,可以说都可以称之为最会敛财的皇帝!”
林啸直接公布了答案,顿时三个选项直接变绿,汉武帝刘彻、明太祖朱元璋、卡洛斯一世三个人的名字,格外明显。
“啊?”
“三个都正确?!”
八班同学惊讶声此起彼伏,都被这意外的答案给闪了腰。
“不是吧,老师,你这题,不是最会敛财吗?有一个最字,怎么就是多选题了?”
赵麦可直接有些不认可不理解。
“是啊,老师!论敛财效率,印钞大放水的朱元璋才是最会敛财的吧?”宋泊伦也有些不服。学习委员冯文明倒是没出声质疑,只是疑惑的看着林啸,最字有三个选项,还是有点矛盾的。“不是?”
“林啸,你想要干什么?咱怎么可能最能敛财!”
“你怎么为人师表的!你还是历史老师,咱要会敛财,咱还苦巴巴的过日子?”
朱元璋顿时也不服气,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并列第一,林啸的答案,更让他无法接受。
“这一题,林啸是要强行把最会敛财的帽子,扣在朕的头上是吧?那西班牙君主都在全世界收刮金银了,不比朕有钱?”
汉武帝更是觉得,林啸还是要特意黑他,对他很有恶意。
“三个都最会敛财,这有什么说法吗?”
雍正、始皇等人倒是纯看热闹,也没想到这一题,能三个并列,到底有什么好说法?
“同学们安静,这一题,就是这三个答案!”
在同学们疑惑和吵闹氛围之中,林啸抬手,声音压过了众人。
“听老师解释!这一题之所以有三个答案,因为,他们三人的敛财方式,都有各种最,都不分伯仲,可并列第一!”
在众人关注下,林啸说出了详细理由:“这一题,其实严格意义上,不太能对比,老师出这个题,不太严谨。”
“因为,有很多最!”
“如果我们按照敛财能力,敛财方式,敛财规模……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这三个答案了!”“比如,按照敛财能力……汉武帝的系列敛财方式,是全方位,对所有人,所有阶级一视同仁的收割和压榨!他设计和开创了郡县制下的国家财政体系,从此这套体系,就成为各个朝代的敛财手段,保证了各朝代的财政和钱袋子。”
林啸随即调出了有关汉武帝几大敛财手段的PPT,把什么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发行五铢钱等方式,都详细列了出来。
毫无疑问,汉武帝是整个制度上的敛财。
“这么看,还真是!汉武帝的这些手段,最终我们都用了,如果从这方面来看,他算是敛财制度之最吧!”清晰明了的财政体系一出,李世民忍不住笑了。
“是啊,用汉武帝这一套,的确成了我们历朝历代的钱袋子。”赵匡胤也不得不承认,汉武帝这一套,很有用的。
“离谱!?还能有这种最吗?”
“可即便是这种最,咱的宝钞,也没有敛财啊!”
这样的评价,倒是让朱元璋被说服,可他还是不服,他自己也榜上有名。
林啸可听不到他的抱怨,直接将他公开处刑,转而列出朱元璋的黑料。
“第二个最,就是最具创新的敛财方式了!毫无疑问,就是朱元璋!虽然元朝也有空手套白狼的交钞,但大明才是把这套体系发扬光大的!”
“朱元璋直接把空手套白狼……发挥到了极致!”
“原本在汉武帝这套敛财体系下,百姓勉强还能适应,可再遇到宝钞收割,简直是雪上加霜……”林啸也不多说,直接上干活,上案例,在PPT上展示出详细数据。
“历史记载,朱元璋从洪武八年开始发行宝钞,到洪武三十一年共计二十四年,累计印发1.15亿锭!年均发行约515万锭,远远超过元代年均20万锭的规模!”
“这是什么概念呢!”迎着同学们疑惑不解的目光,更详细的案例从林啸口中说出。
“以他们洪武十八年为例,实际印钞694万锭,但户部隐瞒实际达143万锭,实际达994万锭!然后……这是多大的钱币总量?差不多是当年明朝国库收入的千倍以上!”
“这一千倍!就相当于朱元璋他们一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大明千年的财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