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
此话一出,同学们瞪大眼睛。
朱元璋他们更是直接愣住了。
“且,大明没有金银储备支撑,仅仅依赖他朱元璋的信用,也不许反向兑换金银!”
“这就导致了,洪武末年,他们一贯宝钞仅仅值250文,购买力缩水四分之一!”
“然后他的继承者,永乐大帝,更是继承了他这只发不收的管理,继续超发宝钞,永乐大帝就更加了不起了,二十二年,发行宝钞总量高达8.48亿锭!足足是洪武年间的八倍!”
“宝钞的购买力,一贯最后甚至只值二三十文!”
“到宣德元年,他们大明的米价,高达50贯一石!要知道,在洪武年,只是1贯1石,五十年间,货币贬值了五十倍!通货膨胀率,超5000%!”
“大明宝钞,到最后就沦为所谓的津巴布韦!”
“了不起吧,我们的老祖宗朱元璋,别看他是个农民出身,可他金融手段,玩得比谁都还要六,比美联储还要领先五百年!”
“他厉害吧!”
一系列有关洪武年,永乐朝的货币超发量和货币贬值情况,被林啸一一介绍而出,没办法,这就是朱元璋和朱棣他们的成就,让人们领先体验金融魅力五百年!
“我去,不会吧!”
“乞丐皇帝那么会玩金融?”
“超发货币那么多?”
“岂不是,一斤米到了五十万马克?”
“大明还有这么狂野的一面?”
八班的同学看到宝钞诞生到贬值的过程,更是有了直观概念。
“这……不可能!!”
“一年收入,相当大明一千年的收入?”
“怎么可能!?”
“一石米,最后需要宝钞五十贯!怎么可能?”
“咱,咱没有发行那么多宝钞!”
而在这一系列详细列表和数据的有力证明之下,洪武朝、永乐朝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然后,对这种情况,朱元璋还死鸭子嘴瘾,不知道是被打击,还是难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