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汉武帝的皇后,怎么是卫子夫?不是陈阿娇?”
这个算是课外冷知识,这个成语一出,三班同学们恍然。
而这个内容,对刘彻他们来说,就漠不关心了,现在谁还关心陈阿娇的死活啊。
“其次,就是太子刘奭……这个不说了,就是汉宣帝著名的那两句话,乱我汉家者,太子也,以及他身上的霸道儒道王道的问题………”
“还有他儿子太子刘骜,著名的汉朝好圣孙,就这个节目效果……”
林啸一一把有关这些太子身上的节目效果和典故,标记了出来。
最后,PPT上直接形成了答案。
【A:太子刘启一一大汉棋圣!】
【B:太子刘荣一一大汉神医之子!】
【C:太子刘彻一一金屋藏娇】
【D:太子刘据一一巫蛊之祸】
【E:太子刘奭一一王道,霸道是什么?】
【F:太子刘骜一一汉朝好圣孙!】
“所以……同学们,现在你们可以得到答案,谁是最有节目效果的西汉太子了吧?”
题目,只是一个引子,林啸可是要用这盘醋,包一碟饺子的。只是,汉朝皇帝们看到这些太子背后的故事,全都笑不出来,感觉全是节目效果。
“哈哈,老师,从这里看……刘启和刘荣,两个都是太子喜剧人……”
“而刘彻就是捡了个好老婆,不,两个好老婆……”
“刘据就是妥妥的人生悲剧了……”
“太子刘奭,刘骜……他们身上的节目效果,不如前面的这些……”
“咦,老师,你好像除了大汉第一个太子刘盈没有列出,上面好像就全部是大汉太子了,不对,还有个刘弗陵……
刘闯立即回答,并且还顺势对这几个太子的节目效果,做了一个点评,随后,他也注意到,这六个太子,几乎已经囊括了西汉所有太子。
这又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大汉。
“上节课……林啸用四个女人,说完大汉历史,现在这节课,林啸又准备用六个太子,说完大汉么?”经过学生这样一提醒,刘秀也发现了这节课林啸上课的思路。
“所以……老师,这题选什么呢?”
说是这样说,对学生们来说,他们还是想要知道这一题的答案的。
“切……这还不明显吗?上节课老师通过四个女人,基本上都讲完了西汉历史,唯独空缺了汉武帝一朝……所以,这一题的答案,只能是c,太子刘据!他当太子的时间和广度还有节目效果,应该就是最突出的!”
就在这时,朱小章仿佛看透一切,找到了正确答案。
此话一出,众人都看向林啸。
“嗯,答对了!这一题,最有节目效果的,就是C,太子刘据!”
林啸也轻轻点头,确定了这一题的答案。
“大家刚才争论得很精彩,也让我们看到了几位西汉太子的……高光时刻。”
宣布答案后,林啸开始讲解:“这个答案之所以是太子刘据,是因为他身上跌宕起伏、极具戏剧张力的经历。他不是一两个梗,就可以概括说完的。”
“我们这节课的核心目标,并不只是选一个最有节目效果的太子那么简单。”
“问题的意义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扇理解西汉帝国深层肌理的门。”
“为什么……讲大汉帝国的命运变迁,特别是从鼎盛走向转折的关键时期,我们会选择从一个太子的角度切入?而且,为什么偏偏是刘据?”
这个问题比先前的问题更具深度和引导性,刚刚还沉浸在“大汉棋圣”和“巫蛊之祸”细节中的学生们,不禁收敛了嬉笑的神情,纷纷露出了思索的表情。
就连习惯了林啸整活方式的刘邦、刘恒、刘启,甚至于李世民、朱元璋等也难得地安静下来,试图跟上林啸思路。
汉武帝一朝,刘彻虽然脸色依旧铁青,胸膛起伏不定,但目光却不自觉地被林啸的问题吸引。卫子夫在宫女的搀扶下勉强坐稳,死死抓住扶手,指甲几乎要抠进木头里。
小刘据茫然地抬头看着天幕,却本能地被林啸话语中所吸引。
“老师,是不是因为……刘据的结局太惨了?他的悲剧是整个大汉历史转折点的象征?”
王雪试探性地回答,她扮演过许平君和王政君,对转折点这个概念特别敏感。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王雪同学。”
林啸赞许地点点头:“巨大的历史转折,往往伴随着个体命运的剧烈动荡。”
“太子之位何等尊贵?未来帝国的继承人,皇帝最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本应是帝国平稳传承的象征。这样一个人,最后却被父亲逼得走投无路,兵败身死,以戾这样极其恶谥收场,这本身就是对汉武盛世表象最强烈的讽刺和解构。”
“汉武盛世,开疆拓土,威震寰宇。”
林啸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寇可往,我亦可往,这是何等的气魄!卫霍踏马漠北,封狼居胥,这又是何等的功业!然而,任何庞大的帝国机器,当其核心一权力传承一一出现断裂时,那些辉煌的功勋就会瞬间被内部倾轧的阴影所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