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第185章 土地兼并的三个解决办法!李世民 刘秀 朱元璋无奈:做不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章 土地兼并的三个解决办法!李世民 刘秀 朱元璋无奈:做不到!(1 / 4)

“三大原团…………”

“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大唐,李世民也再次深深触动。

尤其是听着林啸以美好生活向往,演绎王莽家族如何像藤蔓般步步为营、利用制度缝隙与人性欲望疯狂攫取土地的过程,让他,莫名对他刚刚还引以为傲的大唐土地制度,不自信了。

“所以……我们大唐的均田制,真能永世不变么?”

李世民忍不住看向在场的文武百官,尤其是在长孙无忌,程咬金等文臣武将的代表。

他们两家,有很多土地。

但却是人家用命博来的身家,这是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而付出的努力,应得的!

那,谁又是不应得的呢?

“辅机,你们来说说,我们人性对田宅的渴望,无穷无尽。即便如朕所愿,天下丰足百年,然百年之后呢?”

“人口滋长,田亩有限,美好向往之下,田连阡陌者众,无立锥之地者生……这……这难道真是郡县王朝的宿命轮回?我大唐的土地,总也要用完的时候吧…”

“陛下……”

长孙无忌敏锐地捕捉到了李世民的迷茫与忧患。听了林啸这番接地气的比喻论述,他又何尝不迷茫。“切莫杞人忧天吧,人有命运,或许王朝也有命数……”

“臣以为,林啸揭示病根在前,必有良方藏于后。此规律虽似天命,然人力或有可抗之处。”他顿了顿,目光中闪烁一抹期许,抬头看着天幕:“即便我等一时难觅万全之策,林啸洞察古今,必……必有破解之法示于人前!”

“他所教导学生,非为徒增恐惧,定有解决良策还没有说!”

他这话既是宽慰李世民,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李世民沉默了,紧蹙的眉头并未舒展,但也只能期待林啸,能够给出好的方法。

“郡县制……”

“寡人……”

咸阳,始皇脑海中反复回荡着林啸剖析的三大根源:郡县制、税赋苛链、人性之欲,一时间也感触颇深“寡人令行天下,书同文、车同轨,欲万世归一,永绝分封裂土之祸。却未曾想到,寡人亲手织就的这张网,反成了吞噬田亩、滋生兼并的温床?”

“美好向往…………”

他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轻哼,看向李斯,看向扶苏,看向大秦万里江山,眼神深邃:“黔首但求温饱,权贵欲壑难填,这些情况,不仅仅是西汉啊……我大秦,也有……”

“如此说来,若我们大秦……能改二世而亡之命,那大秦之天下,百载之后,亦会土地被豪强鲸吞,流民遍地,王朝倾颓?”

大秦太短,倒是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可现在,大秦已经不一样了。

在林啸剧透之下,大秦或许也有两百年的未来。

“陛下担忧的是……”

李斯秒懂始皇的心思,也是顺着畅想道:“臣以为,若无相应制衡之道,即便大秦国祚绵长数百年,此痼疾亦会发作。税赋之重、制度之拘、人心之贪,三者合流,其势难遏。”

“我大秦在陛下和公子这一代,可能不会爆发这类问题,但在百年后,两百年后,确……确有可能陷入这个循环之困局。”

“我们大秦,也会吗?”

扶苏倒是没有始皇想得那么远,但想想现在,他们的确有这种可能。

一时间,都忍不住陷入这种幻想,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美好的幻想。

与此同时。

汉初长安宫未央宫中,气氛相对随性些。

“好一个美好生活的向往!”

刘邦猛拍大腿,快速说道:“林啸这小子是真说到点子上了!”

“什么郡县制、税赋重,根子不就在这儿吗?甭管你是泥腿子还是王侯将相,谁他妈不想吃香的喝辣的,住大屋抱娇娘?”

“这就是人性!老子当年提着脑袋造反,不就图个痛快不受气?现在天下太平了,大家伙拼了命地置地买田,那是想过好日子啊!总不能叫大伙都像是叫花子一样,过一天算一天吧?”

刘邦手一挥,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无奈和认命的痞气:“土地兼并就兼并吧!我大汉不有两百年吗?”“不争了?不买了?那还叫啥好日子?我刘邦当了皇帝,总不可能阻止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进步吧?”

“这地,它注定不够分……但到时候,总有够分的时候不是吗?”

萧何默默点头,深以为然,知晓了这个土地兼并的原因,他们知道修改难度,但这种慢性病,让刘邦现在就去改,无异于为难大家。

他们现在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不能阻止大家追求美好生活。

三班课堂。

可能林啸讲得还是太深奥,太远了。

讲完这些,林啸敏锐地捕捉到了部分学生们脸上的困惑和疑问。

显然,让这些半大的孩子,了解这些,可能有些摆苗助长。

但,他相信,现在的学生足够聪明。

不够聪明也不怕,在少量的历史课之中,能够传递一些真相和道理,教育的滞后性,会在他们长大后的某一刻,给到他们提醒和灵光一闪,已经足够。

而且……

班上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