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第195章 崇祯吐血,始皇叹息:寡人似乎也不比崇祯好多少!第二个标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 崇祯吐血,始皇叹息:寡人似乎也不比崇祯好多少!第二个标准(3 / 5)

是同样巨大、甚至更具破坏性的吗?”

这掷地有声,这逻辑在线的全面评价和分析一出,班级上安静了。

咸阳宫,一片死寂。

赢政脸上的怒意尚未完全升腾,就被刘肇这一句句尖锐而精准的剖析彻底冻结了。

愤怒消褪之后,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恍然大悟后的巨大挫败感。

“不顾国力……透支民力……急于享用成果……未能及时调整……”

“灵机一动……加速了崩溃……”

他喃喃念叨,再结合着林啸前面几节课的论述大秦之利弊,脸上更是爬满苦笑。

“呵呵,是啊……刘肇这家伙不说……募人险些忘记了,寡人也是朱由检这样的亡国之君,他十七年灭大明,寡人十五年灭大秦,似乎……是一样的道理……”

“原来……朕走了一条与那朱由检何其相似的路……”

赢政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和一丝自嘲的苦涩。

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开基之主,却在国家最需要平稳发展以消化胜利果实之时,同样选择了盲目发力、急功近利。

他赢政在大秦统一天下后的勤政,其近期效果,对国家的正面影响一一在他活着的时候尚未完全爆发,看着也欣欣向荣的一片,但在他死后立刻以摧枯拉朽之势显现一一二世而亡!

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加剧烈、更加彻底的负面效果吗?

这一刻,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深刻地体会到了林啸所谓蠢人灵机一动的威力以及“不怕坏人绞尽脑汁,就怕蠢人灵机一动”背后那种深沉的无奈与讽刺。

“寡人何尝不是,飘了!蠢人灵机一动啊!”

始皇认命的摇头,这般认知,也让李斯、扶苏等人面面相觑,似乎……父皇(陛下)的前期和后期勤政,真的要分开来看。

但,教室之中,却直接因为学霸李毅的一番话,安静片刻后,又骚动了。

“等等!大帝,你不能开口乱说啊!”

同桌周涛直接据理力争:“始皇没有无效勤政吧?他做的事情影响几千年啊!”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些……这些基础建设,哪个不是大大的正面?”

“怎么能跟崇祯那种败家子相提并论?”

“对啊,始皇哪里跟崇祯一样……怎么就蠢人灵机一动了!大秦在他的治下……这个……”其他同学也有些不赞同,但细细咀嚼李毅的话,却发现道理很足,无法反驳,可始皇被淘汰,还是让大家有些难以接受的。

面对同桌和一些同学的反驳,刘肇自然是毫无波澜,他没有立即看周涛,而是扫视了一圈同样面露疑惑或赞同的同学,以及讲台上若有所思的林啸,最后目光才落回周涛脸上。

“周涛,我没说那些政策本身的效用是负面的,更没说它们对后世没有积极影响,甚至是根本性的影响。”

“我刚才和现在强调的,始终是政策执行的时机、节奏、密度以及……帝王勤政所付出的勤政在当时大秦产生的实际结果。”

刘肇借助李毅之口,将帝王之术娓娓道来:“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些当然是好事,是雄才大略。”

“但请想想,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是牵动天下、耗费巨大民力物力的宏伟工程?”

“我不否认始皇陛下勤政!”

“他不仅要做这些,同时还有扫平六国后残余势力的镇压、新占领区的稳固、抵御北方匈奴的庞大军事工程、贯通全国的驰道、他那宏伟绝伦的帝陵……以及,为了维系这一切高压运转而必须推行的严刑峻法,例如那为世人诟病的、导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的“失期法皆斩’!”

他顿了一下,看着周涛眼中渐渐浮现的思索,语气加重:“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如此之多、如此之重、涉及大秦方方面面、且无一不需要巨额投入的勤政举措,叠加式地强压在一个刚刚结束数百年战乱、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尚未休养生息的帝国身上。”

“这就如同让一个饥寒交迫、重伤初愈的人,立刻去背负千斤巨石进行万米狂奔!这不是锻炼,是催命‖”

“正面影响在后世没错,但评价始皇陛下在那段特殊时期的勤政效果,不能只看着两千多年后的结果,更要看他在位的那十来年,甚至是他去世后的短短四年里,这种超负荷勤政给当时的大秦社稷带来了什么?”

“是国富民安,四海升平吗?还是民怨沸腾,烽烟四起,直至二世而亡?”

“他勤政的效果是双刃剑。”

“长远的宏伟蓝图描绘了,但中短期内的国家稳定与社会民生承受力,却被他过度的勤政严重透支了。”

李毅脑海之中的一些信息观点和他的执政观点迅速融合,让刘肇表现比学霸还学霸:“这难道不是老师说的,勤政对国家的正面影响吗。”

“与崇祯不同,始皇的伟大毋庸置疑,他的失败也非蠢笨,而是过于急切,透支了帝国的承受力。”“在这劳模奖强调勤政带来的近期正效益的标准下,他与朱由检殊途同归,都因其勤政在短期内给国家带来了剧烈的动荡与沉重的负担,乃至直接或间接加速了帝国的崩塌。”

“另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