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04章 立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立嗣(1 / 4)

斜阳漫天,木叶萧萧。

大名府外,人马驱驰,张天尘嚣。

胜捷军大营之中的望楼上,杨可世看着远处那些赖着不走的人,眼中带着一丝愤恨。

在他们胜捷军眼中,陈绍的功绩完全是从童宣帅这里偷走的。

灭夏之战,童宣帅已经完成了九成,最后因为急于伐辽,被陈绍趁虚而入。

按照宣帅的意思,让陈绍守在那里,等伐辽成功后,大家再一起来取这个富贵。

就是让他在西夏修修堡寨,继续耗干西夏国力,放空他们的血。

没想到陈绍直接把西夏灭了。

诚然,陈绍的能力超过了他们的预计,但你也不该如此忘恩负义吧。

如今连宣帅留下的这些家产,也要来和胜捷军抢。

其实他的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当时西夏确实撑不住了。

造成后来局面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伐辽之战,和他们设想的不一样。

所有人都觉得伐辽,那就是走个过场,契丹帝国就像是一个破房子,上去踢一脚就房倒屋塌了。要是伐辽真如他们预计那般顺利,根本就不会有后续的事了。

大宋有很大的概率,真能在童贯手中,完成收回幽云十六州和定难五州、灵武诸州的壮举。至于能不能追亡逐北,把西夏余孽剿灭在贺兰山,就不一定了。

因为大宋大概率,无法像陈绍一样,团结西北诸羌杂胡、各个部落。

但是开了天眼的陈绍很清楚,自己要是不出手,下场只会是更惨。

他们伐辽失败后,彻底被拖住,给了西夏喘息的机会。

让他们从濒死之境地,顺利完成了李乾顺的改革,又蹦跳了百十年。

以前定难军的势力,只在西夏故土上,随着金国撕毁盟约,悍然南下,他们趁机扩张渗透河东。如今河东全部被他们拿下,那些根须般的触手,又开始伸向京畿、河北。

汴梁城中有他们的人马,大名府也有了,杨可世很是担心,用不了多久,河北也会如同河东一样,被这些人给渗透乃至完全占领。

他和陈绍关系不好,而且就算是从童宣帅这里来算,胜捷军中很多兄弟,也对陈绍心存芥蒂。“这些鸟人,结寨怎么怎的快!”

饶是对这些人有敌意,杨可世也不得不惊叹,他们安营结寨的速度。

旁边的副将赵站说道:“那群兵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听话得很,哪像我们”

杨可世皱了皱眉头。

世上的大道理,有时候就摆在那里,但是你未必会去干。

带兵的谁不知道军法要严,武官要带头,但都是跟随你十几年的老弟兄,他喝个酒打个架,你能真打他军棍?

退一万步说,你打了他军棍,那改天将门子弟也犯了军法,你打么?

带兵的谁不知道爱兵如子战斗力就高。

可你能忍住不喝兵血么?在这个所有将官都压榨士卒的时代,你真能出淤泥而不染么?

带兵的都知道,有功必赏,能让士卒拼命,可你真的能保住手下士卒的功劳么?

这和后世的很多道理一样,通天的大路、万法之法--数学,就摆在那里,想学随时能学,学精通了保准走向巅峰。

但也没几个人能学精通。

杨可世收拾兵器,对周围的人说道:“告诉弟兄们,这几日不要惹事,小心被这群鸟人寻到由头。”“他们在这里结寨,莫非要赖着不走?”

胜捷军已经把大名府以北,这片还没被女真攻占的土地,视作自己的地盘,轻易不想让别的兵马来染指。

北方很多张觉的平州溃兵逃过河北的,都被他们给剿灭了。

远处定难军兵营中,李彦琪看着远处正在窥视他们几路人马,心中也有些不安。

孤军深入,离大本营太远了,唯一能驰援自己的,就是郭浩。

可他手里的兵马,还没自己多.

李彦琪是个精壮的汉子,年纪才三十多岁。但是他入行伍很早,早早就跟着泾源军讨伐吐蕃、西夏,勇猛非常,屡立战功。

尤其擅长骑射,统领骑兵。

大名府是北宋“四京”之一的北京,为都门汴京的北方屏障,也是连接中原与河北、山东的交通枢纽。他驻扎的这个地方,周围有也是一马平川,没有山体甚至连丘陵都没,典型的易攻难守,但是位置实在太重要,所以城墙又高又厚。

自己必须守住此地.

至少不能被赶出去。

李彦琪看着周围的武官,沉声道:“多派哨骑暗探,盯着胜捷军的动静,还有那个杜充,也要小心提防。”

“都统放心,广源堂在他府上有眼线。”

李彦琪点了点头,“虽然如此,依然要小心谨慎,咱们这叫孤军深入,不得不防啊。”

“节帅,曲端的大军已经迫近河南府。”

坐在太原节帅府书房内,正在看奏报的陈绍点了点头,眼睛从奏报上离开,思绪转到汴梁朝堂。魏礼和耿南仲还没有到达汴梁,自己的人,暂时还没开始接手蔡京的班底。

前不久奏报里说蔡京和李纲等人,在朝中分权,已经进入了白热化。

陈绍下令曲端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