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历史军事>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第204章 立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立嗣(2 / 4)

行军,给蔡京一些声援。

并且暗示蔡京,可以放弃一些职位,只要抓稳财计即可。

和陈绍做队友,最大的好处就是他不贪心,你做起事来就容易的很。

自己活的同时,陈绍也让别人能活,他并不要求蔡京把物资集中发给自己,只要按需发放即可。这就让蔡京十分轻松,别看大宋皇室权威尽失,但是骨架还在,巨大的政治惯性让他们的财计收入十分可观。

河北义军的宗泽、西军的姚折种、环庆军的王禀,都是想要练兵的。

你们尽管练,能分担一点是一点.

能挡住一些女真鞑子,也算是给前线减少压力了。

至于以后如何,陈绍更是完全不担心,如今他们都还依靠大宋来养活,而自己已经拿下大宋半壁江山。除了西军,其余势力都是没有根基的,而西军又很分散,并且紧挨着自己的大本营。

他们挡不住定难军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陈绍如今的局势,根本无需搅得天下陷入战火,百姓生灵涂炭。

成功攻略河东给了他灵感,自己完全可以慢慢渗透,潜移默化地拿下大宋。

其实和用堡寨战术,慢慢割肉西夏,导致西夏灭亡的道理一样。

就是你大宋已经失却了威望,而我每赢一次,威望就加深一重。

当然,这都是陈绍目下给定难军制定的战略,至于将来会不会变,还要看局势的发展。

陈绍看了一眼书房内的幕僚,问道:“大名府那边情况如何?”

“曲端派出的部将李彦琪,已经在城中站稳脚跟。”

陈绍点了点头,燕山、河北局势糜烂,导致溃兵很多。

胜捷军原本也不是大名府驻军,杨可世跟了童贯,当初混了好大的官职。

燕山府路刚成立的时候,他是大宋燕山府路第一将。

只是发挥了童贯的精神,打硬仗就让友军上,稍有危险就跑路。

燕山府路陷落,他能跑到大名府,横跨整个河北,也是个人才。

陈绍书房内一个幕僚魏云,乃是魏礼的侄子,笑道:“节帅,曲都尉前些日子来信了,说杨可世乃是一个庸才,根本不知兵,他手下那两千骑,足够横扫胜捷军。”

陈绍撇了撇嘴,曲大喷子的口头禅就是别人不知兵。

整个定难军,除了自己和老朱,全被他喷了一遍。

此人不适合去前线,因为在前线作战,需要和其他友军配合。

就他这个性格,早晚误事,但你说他没有才能,那也是睁眼说瞎话。

曲端带兵练兵、严肃军纪、构筑防线,都很有一套的。

所以陈绍让他在后方运作,也算是人尽其才。

前线战事其实挺缺会打仗的武将,陈绍硬是没让他上。

就在他继续查看奏报的时候,外面传来消息,说是大队人马护送着魏礼等人来到了太原。

陈绍吃了一惊,讶异于他们来的竞然如此之快。

陈绍虽然自己在城中等候,但是也派出了亲卫前去迎接。

不一会,亲卫们带着一大群定难文臣,来到了太原。

陈绍一看就明白了,这两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么快就能重回汴梁,对他们来说,可谓是得偿夙愿。尤其是魏礼,一度认为这辈子都回不去了,在西北的时候和陈绍闲聊,也时常透露出对汴梁的缅怀。至于耿南仲,投靠陈绍就是政治投机,如今目的达到,自然也是十分欢喜。

今日他们两个上京,把亲信手下都带上,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许进回去接班,肯定是要扶持自己的一些人。

他们两个的手下不走,就有了位置的冲突。

会客厅内,两人和陈绍互相行礼之后,各自落座。

还没等陈绍开口,魏礼就率先说道:“节帅创业艰难,若不立嗣,人心难安。”

陈绍闻言一愣,但是没有反驳。

“节帅族中多英烈,人丁不旺,总也该有个堂亲、远亲,可从中择聪慧者过继,亦或是收养义子。”陈绍真没什么族人,这是他最大的短板,可以说是致命的一点。

朱元璋那么惨,还有个外甥和侄子可以用,还都是大才。

陈绍就一个表兄,还是个纨绔风流子弟,刘光烈也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但他又不想收义子,免得以后麻烦多,他觉得自己还能再坚持很多年。

这些年,足够生上十个八个的了。

但是人的寿命这种东西,确实是说不准的,如今自己已经不是子然一身。

虽然年轻,也要为身边人考虑,真的不小心一命呜呼了,他们怎么办?

想到这里,陈绍又记起前段时间,河东官员要自己把家眷迁来之事。

“我非断嗣之人,已有爱女,今日可把家眷接来太原。”

李唐臣等河东官员,闻言大喜,但是隐忍不发,只是暗暗激动。

同时也有点可惜,自己女儿不知道怀上没有。

魏礼心中暗暗点头,他本来就是要劝陈绍把家眷接来,若是正妻能生下嫡子,那就是老种的外甥。老种是什么人?他是西军名义上的领袖,是西军的魂。只要有这层关系在,西军和定难军之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