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三国]据野史记载……> 人生处处是观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人生处处是观众(1 / 3)

第113章人生处处是观众

荀或本还算隐秘的动作便由此被所有人看进眼里,下一瞬,纷扬嘈杂的起哄声直上九霄,惊走池中曳尾游鱼。

荀或有些好笑,还有些莫名的不自在;他清了清嗓子,陷入沉思一一该说谁好呢?

很有分寸的荀或只与袁珩和郭嘉相熟,可郭嘉又远不如袁珩抽象,他似乎只能说袁珩;但袁珩……好一番冥思苦想后,荀或这才惊觉袁珩干的许多事都令人难以启齿!

郭嘉与蔡琰不着痕迹地暗中对视一眼。

郭嘉扬眉:他定是想说阿珩,但阿珩有趣或尴尬的事情太多了,一时选不出来。

蔡琰撇嘴:明明是因为从来只有阿珩让别人尴尬的时候,根本没得选。袁琦与荀或只在袁隗丧仪上见过一回,早早便对这位舍身饲虎的袁珩未婚夫好奇不已,当下出言催促:“文若缘何迟疑?”荀或闻言顿时获得了灵感,总算从各类炸裂的事情里挑出来一件无伤大雅的,不急不缓地开口:“多年前,阿珩在外游学时给我寄来了一只小木雕,是她亲手篆刻,废了不少力气”

袁琦一下子就不乐意了--荀文若,叫你分享趣事或尴尬场面,没让你在这儿炫耀自己收到了礼物!

但很显然,荀文若审题绝不会出错。

他在袁珩难得一见的惊疑目光中微笑起来,柔声问:“可后来我亲眼目睹她为本初世叔雕刻玉笄,旁观整整一下午,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阿珩,请问那木雕,究竟是你从哪儿捡来的?”

袁珩:吓死,原来只是说这个啊;她还以为荀或想说的是她寄木雕的原因!是的,袁珩从来只会让别人尴尬;所以荀或只能另辟蹊径,试图令袁珩当场尴尬。

可惜他又一次低估了袁珩的脸皮厚度。

“世兄,你又敏感了。"袁珩扶额苦笑,无奈摇头,“怎会是我随意捡来的呢?不过是左右手技巧有分别而已,你误会了。”郭嘉看得津津有味,一时又没忍住自己那掺和进好友感情里的老毛病:“这个不算。谁分得清文若你是在炫耀还是分享趣事?再来一个再来一个!荀或忽然就领悟了袁珩之前那句"事出有因"的魅力。既然奉孝都上赶着让他再来一个了,那自己焉有拒绝的道理?荀或从善如流:“其实我并无炫耀的意思……好吧,那便换一个。从前我与阿珩相约秋游,为了不被长辈发现,便穿了粗布麻衣出门。彼时奉孝为了与我们一起,便也穿了粗衣跟随。只是,我与阿珩皆只在中衣外着粗衣,奉孝却换了整一身。那天我们还偶遇了何伯求,他恰好撞见了奉孝浑身刺挠的场面;多年后付伯求还私下同我说起,他那时远观,以为奉孝在凭风起舞。”这比周瑜弹空气更加好笑,毕竞有第三方的真实反馈。别说其他人了,就连郭嘉自己也在短暂的羞恼后笑得眉眼弯弯。蔡琰又锐评:“三人同行,总有一人试图融入却屡战屡败。”下一个刚好是郭嘉。

郭嘉想都不想,开口就同时揭了袁珩和荀或两个人的老底:“当年阿珩与文若来我家中研学,那会儿阿珩性情跳脱,总不爱学《春秋》,文若便总会温温柔柔地哄着她学。我那时还以为文若脾性当真如此软和呢!直到某天夜里,我见文若房中灯火通明,便想问他是否需要安神汤;结果却撞见他在房中披头散发地来回踱步,哽咽着自言自语:她那么聪明,怎么就不肯学呢……”新故事超越了老故事一一这反差也太大了,谁能想到如今在人前端方自持、风雅温和的荀文若,竟还有另一副面孔呢!荀或:“。”

荀或拼尽全力也没能保持住体面的笑容。

袁珩一下子就兴奋了:“哇!世兄,我当年真是一点儿也没看出来!”真让你看出来了还得了?荀或隐忍地想。

蔡琰再锐评:“人前无所不能忍,人后却关上门自己发疯,偷偷忍不住了。”

接下来是袁琦。

袁琦虽也与周瑜熟识,但他的首选必然是堪比噩梦降临的袁珩,甚至不惜采用了伤敌一千自损一万的手段:“黄巾作乱那一年,阿珩与我前往平舆浮屠祠清修祈福。起初我与她关系恶劣,时常针对彼此…某日我派人刺杀她,想以此试探她的武力;她为了报复我,耗费整整一夜时间,捉来了十几条手臂粗细的蛇,放在了我出行的马车中,待目睹我上车后仓皇奔走大叫后,才从暗处钻出来嘲笑我。”

所有人”

所有人………”

在一片呆滞的目光与诡异的静谧中,只有袁珩与袁婉齐齐笑出了声;袁珩显然是至今都在为这一出心血之作得意,袁婉更是当场嘲笑上了袁琦:“从兄怎么还怕蛇啊?″

所有人”

讲道理,你们汝南袁氏真的问题很大。

孩子们,这并不好笑。你们袁氏族人究竟生活在一个怎样黑暗扭曲的门庭之中啊?!

蔡琰坚持锐评:“足以见得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是有道理的,从小就在这般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成长,还有什么做不成的?”轮到袁婉了。

袁婉不假思索,端起能令所有男性坐立不安的姿态轻轻一笑,反手就是一个卖妹妹:“我每夜都会读书到子正时分,常往来于伯父与自家之间拿书或归还。大约一月前吧?我知道阿珩公务繁忙,也睡得晚,便盘算着去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