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章
李贽回到原处,看到的就是顾闲跟人聊得很是热忱。再一看那老者,不是赫赫有名的海刚峰又是谁?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去年他因为上书骂嘉靖皇帝而入狱,得亏徐阶他们设法营救才没被砍头。<6
新皇登基,海瑞又被放了出来,一开始只是官复原职,后来还升了官,目前是大理寺丞,属于刚巧有资格参加朝会的那种五品官,与他这样的八品小官天差地别。
唯一的不幸可能是跟他一样子嗣上有点坎坷,不过海瑞还好点,好歹他三个女儿都活了下来,只是儿子接连夭折,始终愧对独自抚养他长大的老母亲。李贽上前朝海瑞见礼:“海寺丞。”
海瑞一个五品官住这种地方,一来是他刚出狱没多久,二来则是他家中也不富裕。
如今虽说有俸禄可拿,但家中还有老母需要奉养,大半俸钱都是托人捎到母亲与妻子那边。<1
目前海瑞跟李贽一样独自在京师当官,衣食住行方面基本都是有就行了。刚才也是顾闲掰开的包子闻着太香了,他才忍不住上前问问在哪买的。他也不是真穷得揭不开锅,不至于买个包子的钱都没有。没想到这么好的包子居然是眼前这位小郎君自己做的。听到李贽上前朝自己问好,海瑞认真想了一下,才想起李贽是谁。没办法,京官里头有那么多人,海瑞便是住在这边也很难一一认识,何况李贽还是个爱独来独往的。
之所以会记得李贽,那也是因为前段时间听到有人骂"这个李贽真是不识好歹”。
…反正不是什么好话。
海瑞朝李贽回了一礼,才问:“你与这位小友认识?”李贽点点头,颇为惭愧地提及自己端午获赠两个粽子的事。本只是邀顾闲过来玩,没想到顾闲这次又给他带了包子!顾闲说:“没事,我都是从我姐夫那儿拿来的!”他提及这事一点都不惭愧,毕竞他虽然吃得多,但他也每天想办法改进张家的伙食。
顾闲感觉自己也付出了劳动,劳动人民的多吃几口,怎么能算白吃白喝P李贽…”
海瑞:…”
李贽给海瑞悄悄说了一声:“他姐夫是张阁老。”海瑞顿时觉得自己手里的包子有点烫手。
海瑞的母亲是个性格强硬的人,所以他从小就学足了他母亲的作派,后来更是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刚峰”,从来不打算向谁俯首折腰。现在他居然吃了张居正家的包子!
顾闲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里遇到海瑞。
看来这位大明第一清官真的像传言中那么穷,这瘦削的模样几乎能跟李贽比肩了!
当然了,海瑞瘦成这样估计也和蹲了快一年的大牢有关。顾闲也不知道自己这到底是什么运气,遇到的全是大明官场刺头。<3要知道海瑞这次之所以坐牢,是因为他当时这样上书骂嘉靖皇帝:“陛下……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夫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吏贪官横,民不聊生…”
纵观全文,明摆着就是指着嘉靖皇帝鼻子骂"这个皇帝不是人"。3之所以没被嘉靖皇帝当场弄死,还是因为有徐阶他们从中周旋。海瑞多少承了徐阶的情,在高拱和徐阶斗得火热,海瑞也站出来帮徐阶说了话。
不过海瑞其实这样说的:徐首辅虽然在嘉靖年间没能阻止皇帝搞封建迷信大兴土木,一心讨好皇帝保住自己的官位,但是他干活勤勤恳恳不偷懒,为人宽和能容人,优点还是很多的。你齐康(受高拱弹劾徐阶的御史)甘当高拱的走狗诋毁徐首辅,罪恶比高拱还大!
也不知徐阶听了高不高兴。<5
这样的海瑞,有人爱他,有人敬他,但更多人怕他。李贽也爱掀桌,可他官位低微,再怎么掀桌也没多少人在意。哪怕他的书卖得再好、再多人爱读,那也是随便罗织点罪名就能要他的命。但海瑞是真的骂天骂地,他连皇帝都敢直接莽上去,还有谁他不敢骂的?嘉靖可不是那种文臣蹦鞑到他脸上、他还好脾气地说"好好好爱卿你说得对朕这就改"的皇帝,“戮辱臣下"这种事他真能做出来!偏偏海瑞骂完他,居然还活了下来,甚至升了官!碰上这种人,你一不小心就遗臭万年了。
好在顾闲想了一会,还真没想出海瑞骂过张居正,反而还贡献了一个很经典的评价:“工于谋国,拙于谋身”。1
这算是对一个文臣极高的评价了,清末许多人对张居正这类人物大搞翻案,几乎把张居正往完人的方向推崇,因此海瑞这句话也传扬得非常广。光是读到这八个字,已经能想象出一个十分光辉伟大的改革家形象。顾闲看向海瑞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
海刚峰,是个好人!
夸了我姐夫,我们就是朋友了!
海瑞:?????
这小子的眼神是怎么回事?总感觉怪怪的。顾闲才不管别人觉不觉得怪,他热情地让海瑞和李贽把自己带来的肉包子分一分。
海瑞还没想出拒绝的词,就听有个老苍头跑过来说:“不好了,海大人你的驴和一只不晓得从哪来的鹅打起来了,那鹅跳起来可着劲啄您的驴!"3既是官员大院,虽说偏远了点,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