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7章
少年人的惆怅来得快去得也快,抵达目的地的时候顾闲又是平时那精神抖擞的模样。
有申时行领着,顾闲很快融入到翰林院大家庭。目前的翰林院掌院是潘晟,他的履历普普通通,不过是二十四岁中了举人,二十五岁考了榜眼。6
唯独有两点比较特别,第一点是他身量格外高大,站在人群里别人一眼就能看到他;第二点是他别号水帘!
听说《西游记》作者可是四大名著中唯一实名写书的,还是他们江苏老乡,也不知道现在在哪、书有没有写完。1
万历年间出版业繁荣发展,《西游记》也得以刊行天下!潘晟这位“水帘先生”当然不是出身花果山水帘洞,而是出身浙江台州一个带瀑布的地方,这才给自己起了这么个听起来颇为清凉的别号。<3不过这并不妨碍顾闲好奇地把潘晟当猴看。2潘晟:?
总感觉你小子的眼神好像有点不礼貌。
顾闲放下自己抱过来的文书,屁颠屁颠跑过去跟潘晟打招呼,问人家潘晟吃什么长大的,怎地长这么高!
潘晟已经是五十岁的人了,孙子都已经满地跑,最是喜爱小孩子,见了顾闲这么个半大小子倒也不嫌他无礼。他笑呵呵地说道:“都是寻常吃食,没什么特别的。”
顾闲有些失望,又问:“您也来修《实录》吗?”潘晟道:“礼部事情多,我只能偶尔过来看看。”他以礼部左侍郎的身份兼掌翰林院事,平日里还是得在礼部办公。顾闲认了一圈人,又跟人家王锡爵唠嗑起来,说他老师王世贞也是太仓人,与王锡爵是同乡,四舍五入他们就是自己人了!王锡爵”
王锡爵与王世贞交情当然不错,也知晓王世贞收了这么个学生,没想到这小子跑来翰林院玩耍了。
王锡爵说道:“我与元美兄也许久未见了,得空我们一起去找他。”顾闲立刻来了兴致:“择日不如撞日,一会你下衙我们就过去吧。”他还转头约申时行,“汝默兄你一起去不?”
王锡爵”
这是根本没考虑过他答不答应今天去。<2顾闲与申时行两人约定好了,又请教他们有什么书是王世贞没看过的。每次王世贞都能闭起眼给他出题,这合理吗?王锡爵笑道:“这你就难找了,元美兄出了名的读书多,过去十来年又闲在家,学问怕是又增进了许多。要不是元美兄当年太早下场考试,说不定我们太仓得多一个状元了。”
王世贞的科举名次挺一般,但高中时比张居正还小一岁,从前也算是有名的少年天才了。
顾闲听王锡爵一点都不替王世贞谦虚,便知他与王世贞交情当真不错。说得也是。据说后来王世贞得知王锡爵女儿是个修道的,特地跑去人家家里探讨修道理论,谈完后惊为天人,说服王锡爵…跟他一起拜王锡爵女儿为师当爹的拜女儿为师,谁听了不觉得荒唐?
偏王锡爵还真答应了。
后来出了桩更荒唐的事:王锡爵女儿说自己要飞升了,王世贞亲自为她攥写了《昙阳子传》,并替她筹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飞升大典,据说有近十万好事者前去围观!<6
明代多奇人!
眼下王锡爵还在当官,看起来人模人样的,一点都不像会做出后来那些事来的人。
顾闲忍不住多瞅了王锡爵几眼,心道也不知他那以后要飞升的女儿现在修道修到什么阶段了。<4
只不过这年头,像王世贞和李贽这样不顾世俗眼光的人太少了,顾闲住在张居正家那么久,女眷之中偶尔能见到的只有王氏,连见名义上的外甥女的次数都很少。2
面对还在官场中的王锡爵这么问,人家可是会把你当登徒子的!也就是后来跟张居正交恶,王世贞和王锡爵才凑在一起放飞到那种程度。嘶,这么说来,万恶之源竞是他姐夫。1
顾闲道:“那我随便找两本看看。”
王锡爵点点头,他们还有修《实录》的活要干,不能陪顾闲聊太久。顾闲溜达回藏书楼,心里想着刚才见过的一溜翰林官。想一上来就当六品的翰林修撰,得考状元;想一上来就当七品的翰林编修,得考榜眼或探花。
所以申时行说,翰林院中的状元有许多个。偏偏这许多个状元,有不少是顾闲完全不曾听过的。1得像王世贞和王锡爵他们那样扑腾得足够用力,才能叫别人愿意扒拉出来了解一番。
更多的是只在金榜题名时获得了此生最大的荣耀,此后便湮灭无闻了。顾闲这么一想,便觉自己考个中不溜的名次也不错了。只要有那么个功名傍身,日后行事自然方便许多。<2
考得那么卖力,未来说不准会成为他姐夫被清算的由头:你看看这个张居正,连自己的小舅子都安排得那么靠前!
他是来加入改革大家庭的,不是来给改革大家庭添乱的!<2中不溜的好,咱华夏文化最讲究中庸了。
这可不是他想躲懒,他这是思虑深远,处处为姐夫着想!<1顾闲拿定了主意,脚步便轻快了许多,还愉快地哼起了他师父最爱的歌儿:“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到了藏书楼,顾闲也只是随便挑了几本书,一屁股坐在采光好的地方读了起来。
由于晚上有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