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8章
顾闲仗着张家离得近,等申时行他们走了,他还赖着不走,与王世贞聊起新交的朋友们来,直说翰林院人都特别好。王世贞道:“焉知不是你脸皮太厚,旁人不知怎么拒绝你。”顾闲道:“我从来不强人所难,谁要是让我别烦着他,我一准再也不理他了。"<4
王世贞:…”
你这不是还威胁着要跟人家绝交吗?有时候人家也就有那么一点烦,远没有到要再也不理会对方的程度。
王世贞道:“你都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还是这般心性。”顾闲嘀咕:“你们惯爱这样,一时说′你都十几岁的人了,怎么还如何如何’,一时说′你才十几岁的人,懂什么',长没长大全凭你们一张嘴说了算。"
这话说得,倒叫他想起家中女儿来,那也是个能把人说得哑口无言的,脾气还倔,不爱学女红也不爱读《女诫》之流,就爱翻他的藏书,也不管许多内容对女孩儿来说相不相宜。<13
想不到在京师终于不用被自家孩子气得脑仁疼了,居然还得教别人家孩子。王世贞摆摆手说:“行了,你快回去吧,一会要宵禁了,小心被抓进牢里去。”
顾闲便溜溜达达地回了家,回去后还不忘力邀张居正起来遛弯,说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2
张居正一瞧他那模样,就知晓他肯定是想分享在翰林院中的见闻。左右无事,他索性随了顾闲的心意与他散步去。
结果没一会,身后就多了一串小孩,连年纪不大的小女儿都摇摇摆摆跟着哥哥们出来了。<2
张居正”
也罢。
顾闲在家就招孩子喜欢,溜着弯觉得嘴巴单调,不知从哪掏出包烤奶片开始分。
这东西是他闲暇时做的,工序挺多,但奶香味十足,小孩子大多喜欢。顾闲派发了一圈,还不忘给张居正也分一块,顺口附赠烤奶片的起源一一元朝有个叫马可波罗的外国人,写了本《马可波罗游记》吹嘘元朝的各种厉害东西,其中就有关于乳制品的做法。
据说鞑靼人能够靠马乳过半个月,还会将乳煮开,除去上面的乳脂,这样剩下的乳液就会凝聚成固体!只要再去掉里头的水分,就可以作为行军打仗时用的干粮。
每天早上弄出小半斤这种干乳放进皮袋里盛上水,骑行一段路后就能把它震荡成稀粥一样的食物!<2
这个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乳脂在烹饪上也大有用处,对草原人来说是一种十分传统且有用的加工方法。
顾闲记得后来工业发展迅速,有人摸索了批量制作奶粉的工艺,沿海地区以及最先接纳新东西的京师铺天盖地都是奶粉广告。正常点的广告就是拍摄可爱小孩抱着奶粉罐的合照到处张贴,或者免费赠送试饮装给客户们尝鲜。
过分点的广告就是则是写起了各种文章,大肆宣扬奶粉取代乳母的优势,什么某乳母出去带回来病菌害孩子得了天花、某乳母和男仆胡来染了脏病险些配成大祸、某乳母脾气太横骑到主家头上。
你还等什么?快改用奶粉远离这类人祸吧!顾闲会读到这些广告,还是因为有个当乳母的可怜人大冬天被主家赶了出去,丈夫也嫌丢人不给她回家。她又冻又饿,人差点没了,顾闲见她可怜,便领她进屋煮了碗面给她吃。1
那年轻乳母吃完了面,流着泪朝顾闲道了谢便走了。顾闲再也没见过她。
还是后来听邻里说起,顾闲才知道她自己的孩子没了,主家又读了那些奶粉商发表在报纸上的危言耸听文章,怕自家孩子出事,便打发她归家去。1顾闲找来那些广告读了读,只觉这些奶粉商为了把这种新商品推销出去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5
一个新兴产业的出现,往往会取代一些旧产业。许多人还没机会接触新知识与新技术,赫然发现自己的饭碗已经没了!好在大明这边一时半会没这种烦恼。
在没有机器的时代,好的乳制品还是太难得了,鲜乳不好储存、容易变质,干乳又太耗费人力物力,唯有本来就以肉类和乳制品为食的草原种族吃得比较多。
烤奶片用的就是类似于奶粉状的干乳。
沈春生上回让人给他送了些鲜乳和干乳过来,说是想给孩子带点他做的烤奶片回去,顾闲便麻溜做了一批,自己留了些跟亲朋好友分享。<1虽说那些奶粉商搞的部分广告有点不地道,但多吃肉蛋奶确实能让人身体强健些。2
顾闲以前在师父身边吃好喝好,到了青春期身高也咻咻咻地长,有次有个同乡带着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过来,瘦得跟猴似的,还比他矮了许多。所以嘛,要是有好的奶源,多弄点奶制品也算是改善伙食了。顾闲还准备等天气凉些,再弄点鲜牛乳来做酸奶,那也是北方草原民族常吃的东西。
早在南北朝时期便有记载,当时北人爱吃羊肉,这玩意吃多了容易腻,席间便习惯来一碗酸甜可口的羊乳酪消消食。当时有个叫王肃,一开始不习惯北方饮食,到哪都爱喝茶。结果有次皇帝宴请群臣时发现他大口吃肉大口喝酪,稀奇地问他羊肉和鱼肉比如何?茗饮和酸浆比如何?
顾闲记得王肃回了一句话,曾让爱茶的和不爱茶的拍桌子吵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