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食明> 第 3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0 章(1 / 2)

第30章第30章

顾闲三人回来时远远便瞧见张居正坐在那里烹茶,他坐姿依旧端正,神色却比平日里和缓许多。

已是近黄昏,金色的余晖落在张居正身上,叫他眉目间仿佛多了几分与佛家相近的禅性。<6

王世贞兄弟俩对视一眼,都觉有些意外,没想到张居正居然过来了。顾闲却是没多想,见着人就跑过去问道:“姐夫你没回家就来了这边吗?"张居正道:“在家门口遇上你身边的郑大,听说敬美来了,正好过来聚聚。1”王世懋心中有些惊异,自己在张居正心目中居然有这么重的分量吗?王世贞在旁边不吭声。

张居正说是就是吧。

反正他算是发现了,这人绝对有许多副面孔。<2顾闲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朋友来了想来见见,多正常的事情对不。要是他朋友来了,他高低也要去讨顿饭吃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他请客,当然是因为他兜里没钱。王氏人很好,月初给他也发了份月钱,说家中子弟都有。顾闲是个手松的,才两三天便花了个七七八八,接下来就不能这么浪了!今儿照顾王世贞他们的口味,做得都比较清淡,比如主食做的是绿荷包子。说是包子,其实类似于农家常吃的荷叶包饭,傍晚暑气稍散,寺里又比外头清凉,配上带着荷叶清香的糯米饭倒也相宜。<1更别提这糯米饭里还藏着顾闲淘来的应季蔬菜与腊肉。王世贞笑道:“等到社日,你岂不是还要做′辣鸡脔'。"1顾闲两眼一亮:“您也知道'张手美家'食肆啊!”这是他师父很喜欢的一段记载,是宋朝一本叫《清异录》的书中写的,作者表示唐朝皇宫门外的大街上有家食肆,大家都把它叫做“张手美家”。这家食肆平时卖的都是卖些应季吃食,到了节日更是只专门卖一道节令菜,比如像六月伏日便卖“绿荷包子”,社日便卖王世贞所说的“辣鸡脔”。有人觉得很有意思,就把食肆一年到头的菜单抄了一遍。菜单上许多食物已不知做法,也看不出吃的是什么,像七夕吃的“摩喉罗饭"便让人不解其意。不过跟着季节吃,一向是古往今来都推崇的养生理念。何况爱吃的人都知道,应季的蔬菜瓜果最好吃!

顾闲师父也推出过一系列的节令宴席,每年只那一天能吃,不少食客都早早打招呼预定,连当天有看不顺眼的人同桌吃饭都不在意。据食客们说这样更好,跟朋友一起吃还不好意思抢菜哩!<1再乱的世道,偶尔也能关起门来热闹热闹。顾闲今天也是看悟真和尚泡了糯米,厚着脸皮跟人家讨了些来做这“绿荷包子”,要不然就傍晚这点时间哪里够做准备?王世贞看着顾闲直摇头,笑骂:“看来你杂书没少读。”顾闲嘀咕:“这怎么能叫杂书。“说完他又偷偷瞟了眼张居正,凑到王世贞边上跟人家讲悄悄话,“您若是想吃辣鸡脔,等天气凉些我给您做!”张居正见状问道:“有什么是我不能听的吗?”王世贞也觉有些莫名,做个辣鸡脔难道不能让张居正知晓?顾闲一脸“我本来不想说的“是你非要我讲"的表情:“唉,就是这个辣鸡脔会用到我自己种的辣子,吃着又香又辣。有痔疾的不能吃!"<2王世贞和王世懋齐齐看向张居正。

有的人看起来儒雅端方,实际上痔疾缠身。3只不过人到中年,又有几个男人逃得过被它找上门的宿命?只是有些人从来不说出口罢了!

肯定是张居正没管住嘴在小辈面前透露了,这才叫顾闲这小子嚷嚷得人尽皆知。

下次可得记住了,别什么话都在顾闲面前说!接收到王家兄弟俩关怀目光的张居正…”

他就多嘴问那么一句。

他这个痔疾吧,有虽然是有,但也不怎么严重。尤其是近来饮食有节,如厕通畅,每天还记得站起来动一动,那轻微痔疾已经奇迹般消失了!只不过饭桌上怎么能跟人辩论自己痔疾好没好这件事?张居正只犹豫了一瞬,便选择了拖人下水:“元美只比我小一岁,也该注意点了,你莫要给他做太多辛辣吃食。"<4顾闲一听,觉得有理。不都说十人九痔吗?不是不痔,时候未至!<2真是愁人哟!

顾闲立刻说道:“那大家都少吃两口,只尝尝味道。”吃辣太多确实容易引起各类肛肠疾病,记得有名的肛肠专家黄济川就是个四川人,他自己十七岁就被肛瘘问题困扰,从此立誓要跟肛肠问题斗争到底,一生之中拯救了无数痔疮患者。<8

辣椒传入中国几百年,一直不温不火,只在贵州一带比较流行。直至清朝走向末路,各地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辣椒传入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勇敢尝试下逐渐发展出咸辣、麻辣、酸辣等等重口味新菜。<10

尤其是辣的火锅。

流动人口没有办法搞太复杂的烹饪方式,大多都是一起围着锅子把菜涮熟了吃,省事!

这时候往锅里花椒和辣椒下去,味道虽不能说瞬间变成绝世美味,但总比白水烫熟的菜要强,很快就风摩开来。

这一吃,都吃出了四川肛肠科专家!<2

顾闲叹气。

想吃口辣的可真不容易!

好在今天没什么张居正需要忌口的东西,除了绿荷包饭这个主食,还有顾闲做的炒藕带与茶香虾仁,简单清爽,正好解腻。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