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东北大米!
顾闲在策论中当然不会写什么“东北王”,只是卖力鼓吹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可行性以及东北种出来的大米有多香。
张居正……”
描述得这么仔细,他都看饿了。
很怀疑顾闲这家伙洋洋洒洒写那么多,就是想让人去东北种大米给他吃。所以,东北大米真的那么香吗?7
张居正不太确定,决定再往后看看。
顾闲表示,东北适合种大米的很多土地现在居住的是当地土蛮以及建州、海西、北山女真三大部。
这些家伙名义上都是隶属于明朝的,但管理上有点混乱,许多时候领头的换了一茬,咱都不知道是怎么换的!碰上有人作乱,也不知道该清算谁好。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咱们打造东北大米品牌,不如给他们分设八旗,以牛录为单位确定底下的女真族属于哪一旗。1原本给他们的赏赐掰开来给,上三旗的得厚赏,剩下的再给下五旗分,促进他们内部良性竞争!<3
对于已经投奔大明的蒙古族,同样可以设定蒙古八旗。只有能完成老老实实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军事任务的,才给选为上三旗!最好是在滦河边上搞个围场,每年秋天把八旗子弟召集过来比试一二,瞧瞧他们值不值得拿那么多赏赐。<3
反正朝廷都是不想打仗、只想花钱买平安的,总得把钱花在刀刃上。人来得这么齐,只来几场狩猎实在可惜了,不如趁此机会搞个互市商品交流会,女真八旗、蒙古八旗以及各地商贾代表在交易会上展示自己的商品,说不定可以趁此机会达成各方合作!<1
除了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展现对各族人民的关心,咱也不能忽略了教育和医疗问题。
比如得在辽东设立一些学校招收八旗子弟前来进行汉语扫盲运动,绝对不能让语言上的隔阂影响了大明各民族的团结。医疗问题就更加迫在眉睫了,女真三大部加起来不过一县之民,婚姻大事又大多都是内部解决,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各类遗传疾病,不仅严重危害后代健康,还违背了太祖当年的旨意。<1
在这里,顾闲还列举出了从《大明会典》里摘录下来的太祖旨意:“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力十,男女入官为奴。”
也就是说,在大明的民族政策之中就是不许各族内部嫁娶的!<2所以么,还可以趁着大家齐聚一堂整点联谊活动,争取早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大融合状态。
如此盛会,定然很热闹!
争取让大家团结一致搞生产,咱也能早日吃上蒙古好牛羊和东北香大米!在这里顾闲又详细描述了一番蒙古的牛肉和羊肉好在哪里,最后来了这么一段结束语:“哦对,秋冬来了,怎么能不吃点涮羊肉?等我最近寻摸寻摸看看哪里有好的羊肉可以买,早点预定几只羊过冬,所以今天就写到这里吧0张居正:?????
这小子的行文为什么能在靠谱和不靠谱之间来回横跳?难怪要喊那么多人一起写策论,还把自己的策论藏到最底下,估计是怕挨打吧。
徐阶已经看完顾闲列出来的那堆数据了,见张居正表情有异,不由把剩下的文稿也讨过去看。
顾闲的许多想法瞧着都很天马行空,但是认真一琢磨,又发现根本不费朝廷什么钱,顶多只是推行下去的时候底下各部族不配合可能叫朝廷失了面子罢了可惜徐阶已经老了,对面子还是看得很重的,不太愿意冒这样的险。是以他看完后根本没考虑去落实。<9
只不过顾闲写文章鼓动性还是太强了,连他都忍不住开始琢磨……入秋后是不是也该去预定几只蒙古羊?<5
还有,东北地区种出来的大米真的那么香吗?瞧这小子写得好像他真的吃过似的,弄得他这个养生爱好者都快心动了…只怪张居正这妻弟在吃这方面太有天赋,不管是做出来的饭菜还是写出来的文章都叫人食指大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