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顶级魔改电影指南[美娱]> 请以我的名字呼唤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请以我的名字呼唤我(3 / 4)

影,他会把自己脑子里的画面、构图、角度,这些的每一幕全部都画成分镜图。有了分镜图,甚至导演不去现场,副导演拿着分镜图,也能拍出个七七八八了。

所以,分镜图,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部电影的雏形。没看电影,但是看到导演的分镜图,也能基本上知道导演想怎么拍一部电影了。

当然,指的是那种认真画分镜图,而且画工不错的导演,比如艾薇拉这种,她的分镜图稿都快像一册小漫画了。

至于有些导演的分镜图,那是潦草的全世界只有自己看得懂,那种别人也是看不出什么的。

艾薇拉把分镜图稿给本尼看的目的,是想让他配合着剧本,同时看看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评估一下自己作为导演的水平和这部电影的水平。毕竟就算导演说出花来,演员没有真实感受到之前,他们都是没有实感的。另一边。

本尼迪克特又接到了经纪人的邮件,经纪人说艾薇拉·哥特想给他看看分镜图稿。

本尼显然不怎么乐意,毕竞他意识到艾薇拉似乎是个难缠的导演。他一边打开邮箱,一边和妻子说道:“这个导演还真的是执着,我明明已经拒绝她了。”

其实,之前艾薇拉递过来的剧本他并没有看,因为确实不感兴趣。所以这次,艾薇拉又发来了分镜图稿,他确实很意外。妻子看了他一眼,“所以,你打算第二次拒绝吗?”本尼看着扫描的分镜图文件夹,并没有想点开的欲·望,“是,我打算再次拒绝她,事实上,我这辈子从来没有演出过励志类型的电影,我天生不感兴趣。妻子:“你想拿奖,就不要拒绝任何类型的。”本尼迪克特皱着眉叹了口气。

对于励志类的电影,他确实非常不感冒,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类型,他喜欢那种冷峻气质的电影,不喜欢温情的,也不爱演。他说了句,“还是不看了,没什么兴趣,我去咖啡厅等朋友。”之后,他就带着IPAD走了,去家门口的咖啡店等自己的朋友。到了咖啡店。

本尼等了很久,最后朋友还是没来,甚至朋友还发消息说要迟到一个小时。本尼有些懊恼,又实在闲得无聊。

于是,妻子的那句话又回荡在他的耳边。

“你想拿奖,就不要拒绝任何类型的电影。”算了,既然如此,那就看看吧。

因为之前他并没有看剧本,所以,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是完全新鲜的。他打算一边看剧本了,一边看分镜稿。

两者结合在一起看。

这也他就能明白导演到底打算怎么拍这部电影了。对于本尼这种经验丰富的演员来说,他完全能看懂和沉浸在导演的分镜图出,配合着剧本,在脑内描绘出整个故事。任何一个演技派演员,都具备这种想象能力。开始看之前。

本尼先看了下项目简介,在项目简介里,他发现部电影包括的元素有:残疾聋哑家庭,青少年同性恋。

典,太典了。

残疾人和同性恋都是政治正确的元素。

这简直就是典中典的冲奖片吧?

每一个元素都是瞄准着奖项的痛点去的。

这是不是,做的太明显了?

这个导演也太想讨巧了吧?

这样反而会引起评委的反感的。

但是随着本尼看下去,他发现自己错了。

大错特错了!

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偏偏就在于……它根本没有在青少年同性恋、残疾人家庭、社会底层这种本该政治正确大做文章的地方,花任何力气。导演一直在做减法,不断减弱这些政治正确元素的存在感,含有这么多“激进"的政治正确元素,整部片子却一点都不激进,反而很轻柔,甚至没有在这些点上花一点力气。

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反套路了吧。

反的是人们对于一部电影,凭借几个元素就主观断然断定的套路。当人们看到这部电影,原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觉得,这会是一部政治正确的电影,然而电影里却一点都没强调这些元素。人们会感到很奇怪吧?

随后,大家会好奇,它放着那么多激进正确的元素不用,那它到底在讲什么呢?

是的,讲什么呢?

原来。

它讲的只是一个沉静而细腻的家庭温情故事,一段清洗灵魂的少年自我成长。

在那些政治元素之外,这只是一曲真实的凡人歌罢了。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大的反转和反套路!

如今,每当颁奖季到来,就会有很多身上绑着各种政治正确元素的励志鸡汤电影进入各大电影节。

这些电影每一部身上都带着闪闪发光的政治正确要素,它们不仅带着,还在片中不断加强、加深、强调这些政治正确要素。纵观影史,即使是以前那些有名的鸡汤电影,也不能免俗,《阿甘正传》强调主角是个智商不够达标的人,《当幸福来敲门》强调底层黑人的贫苦,《阳小美女》强调一家子失败者。

连这些成功的鸡汤片,都免不了要不断强调它们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政治正确的亮点,以此博取各大颁奖典礼的青眼。那么其他鸡汤电影,更是不能免俗了。

可是。

这部《以我》却如此不同!

初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