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这次来的传旨太监,并非几年前奉太后懿旨前来送东西的那位宋公公,而是一位面生的年轻内侍,自称姓林。
宣旨声落,祁璟宴于轮椅上躬身接过懿旨,孟羽凝这才领着屹儿和大家缓缓起身。
林公公不敢怠慢,立刻拂袖躬身,向祁璟宴与屹儿行了叩拜大礼。待祁璟宴虚扶示意,他又转向孟羽凝,恭敬地作揖问安,礼数格外周全。几句场面上的寒暄过后,一行人移步至清客堂。祁璟宴给林公公赐了座,又让人上了茶,这才关切地询问:“太后娘娘凤体近日可还安泰?”
林公公闻言,连忙将茶盏轻轻放下,微微欠身,恭敬回道:“回殿下的话,太后娘娘年事已高,近几年身子骨总是不太爽利,虽无大病,但小恙不断。”“此番陛下龙体欠安,病势沉疴,太后娘娘忧心不已,亲自在榻前守了几日,不免劳神伤身,不慎感染风寒,也卧病休养了。”祁璟宴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紧,面露忧色:“太医如何说?太后病情可要紧?”
看到祁璟宴瞬间绷紧的侧影,孟羽凝的心也随之一沉。又察觉到身旁的屹儿悄悄抓住了她的衣角,她不动声色地回握住小男孩有些冰凉的小手,无言安慰,目光却同样关切地投向林公公,等待着他的回答。林公公见状,忙躬身又近前半步,语气放缓了些:“殿下且宽心,奴婢离京那日,太后娘娘的风寒已去了大半,精神头也爽利了许多。”“太后娘娘特意嘱咐奴婢转告殿下,说她身边有陶嬷嬷和宋公公这些老人精心伺候着,请殿下勿要过度忧心。”
祁璟宴微微颔首:“那便好。”
林公公又说:“对了,蔡家大姑娘更是有心,这几年一直常住城郊寺庙,日日为太后娘娘吃斋祈福。太后娘娘感念她这份纯孝,三个月前,已下旨宣她入宫陪伴,如今常在慈宁宫说话解闷呢。”
孟羽凝看向祁璟宴,见他原本微蹙的眉宇渐渐舒展,她悬着的心才跟着落定几分。
太后娘娘历经风雨,手段与警觉都非常人可比,寻常阴谋诡计近不得身。怕只怕,有人撕破脸皮,明火执仗地硬来害人。如今有身手不凡的阿昭姐姐陪伴在侧,定能万无一失了。
祁璟宴颔首,又问:“陛下那边,到底是何情况?”林公公闻言,神色愈发恭敬,微微压低了声音回道:“陛下春秋正盛,往日龙体一向康健。只是前年秋末,不知何故忽染沉疴,太医院诸位大人竭尽所能,却始终未见起色。”
“说来也是机缘巧合,正当众人束手无策之际,三殿下千辛万苦从民间寻来一位神医。奇就奇在,太医院都棘手的病症,经那位大夫施治,陛下竟日渐痊愈,不出月余便康复如初。”
孟羽凝和祁璟宴对视一眼,忍不住问道:“那大夫,可是姓粟,异族容貌,异族打扮?”
林公公惊讶道:"正是如此。”
孟羽凝点头:“林公公请接着说。”
林公公应是:“自此,陛下对那位大夫深信不疑。不仅破格赐其出入宫禁之权,更日日服用他炼制的“金丹。”
“说来也怪,陛下服了那金丹,确实精神焕发,面色红润更胜往昔,故而虽太后娘娘多次劝说,一些老大臣也上书劝谏,陛下仍坚持服用。”说到这里,林公公话锋一转,轻叹口气:“可自从去年下半年起,情况有变。”
“一日早朝之上,陛下正听着奏报,突然口吐鲜血,当场昏厥。”“自此之后,便时常头晕目眩,临朝听政的次数也日渐稀少。直至四个月前,竞是卧床不起了。”
孟羽凝静静听着,在心里回想着原书剧情,康文帝生病的时间虽与书中略有出入,但该发生的还是都发生了。
这些事情,其实祁璟宴一直都知晓,闻言也不多问,只点点头:“太后可还有其他话交代?”
林公公躬身回道:“自接到成安侯密信,太后娘娘便有意下旨召您回京为陛下侍疾。奈何朝中几位老臣,尤其是三殿下及章家,多次以各种理由极力阻挠。”
“这回太后娘娘是下了两道旨意,一道明旨交由三殿下按规程传递,另一道密旨则命奴婢借采办之名暗中携出。”
“这一路上虽有成安侯府的护卫暗中护送,仍是屡遭凶险,几番辗转才抵达苍海郡。”
“太后娘娘再三嘱咐,如今朝堂上下被三殿下和章家一帮拥护三殿下的大臣把持着,让您行事万万当心。”
祁璟宴颔首:“好,本王知晓了。你一路辛苦,先下去好生歇息。明日,我们便启程返京。”
林公公随穆风退下后,孟羽凝想着祁璟宴肯定还有事要与穆云和诸位幕僚商议,她也不耽搁,起身说道:“殿下,那我就先回去,再去清点一番行装,以免有所疏漏。”
祁璟宴微微颔首:“辛苦阿凝了。”
孟羽凝便朝他一礼,快步走了。
到了外头,她同穆樱说:“你去一趟郡守府,同白夫人说,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请她过府一叙。”
穆樱领命疾步而去后,孟羽凝径直回到静心斋。把孟金等人全都喊了来,吩咐道:“太后懿旨已到,明日一早我们就要启程回京,大家再仔细检查一遍,看东西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