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豪商> 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更(2 / 3)

可听明月只要一小边山腰,最多不过三五亩后,那书吏的语气就冷淡下来,“就买这点啊?”

五两、七两的买卖,凭啥让我接待?!

明月有点懵,心道您这翻脸比翻书都快啊,我买这点还少吗?寻常人家谁动辄买几亩不能种的荒地!

那书吏将她穿戴上下打量一回,确认是位不差钱的主儿,又耐着性子将鱼鳞图册翻看一遍,伸出手指往染坊附近画了个圈,“四周空旷得很,风景也不错,还修了路,跑马走车都使得。你若有闲钱,不如把这两座山头都包了。”“啊?"明月傻眼。

不是,我就想扩张一下染坊啊,您这一下子弄给我两座山头,我要这么多山做什么!

那书吏见她只是惊讶,却并没露出手头紧的意思,心道有门,便又有了笑模样,出言蛊惑,“你只要那几亩地,却到了人家半山腰上,叫我们不好做。倘或来日又有人想包整座山,你却给破开了,剩下的怎么弄呢?倒不如趁这会儿捡个便宜,略花百八十两的一并划过去,我在这边给你添几笔,你爱造屋子就造屋子,或是弄个庄子也好,那些个有钱人都这么弄,随意叫两个人侍弄着,日后想吃什么新鲜瓜菜也不必外头买去,或是多栽些果树,开花好看,结果好吃,岂不两全其美?况且都圈起来之后,外人便不好随便进,又安静又安全。”

荒地空着白瞎了,糊弄着叫人包出去,好歹多一份税收进账,衙门账面上好看,上头的老爷们看了也欢喜。

不差钱的明月被他说动了。

别说,还真别说,他说的确实有道理。

种地另当别论,现在染坊里的人越来越多,确实有点挤。朱杏和七娘的那几个小徒弟还三四个人一间挤着呢,早该分出来了,起码两人一间才像个话嘛。

至于七娘和朱杏,都是大管事级别,至少也得有个独立的院子。这些日子梁鱼等人又陆续举荐了五个护院,抱了六条狗仔来,上上下下连人带畜二十多张嘴,没几个不能吃的,高大娘和三个帮厨勺子都抡冒烟了!原来的小伙房根本坐不开,好些人都端着饭菜在室外凉棚底下吃。现在天暖还好说,可过阵子冷了天呢?

难不成真要排班轮流用饭?

也不像话。

况且统共就那么大点儿的地方,养着好几头牲口、八条狗,还有伙房一天三四个时辰开着火,天长日久的,污物、油烟四处飘散,很容易沾染到仓库和前面的染池。

若真的包下一座山头,一切难题便迎刃而解了:住处、伙房、杂物等全都挪到紧挨着的小山包上,多盖几间房,多添几眼灶,看在眼里亮堂,心里也舒坦。日后饮食起居都在上面,又能就地养殖、栽种,汲水也方便。

现在的染坊杂物全部清理干净,东西向扩出去,东侧连接山丘,只做接待、库房和染坊等干活之用。

如此公私分开,大家住得舒坦,做出来的货也干净清爽,更省心。最担心心的只是护院。

之前那边是有梁鱼、夏生和吴冰夫妻四个人加两条狗,现在是九个人、八条狗,一座山头够用吗?

明月皱眉,问那书吏,“挨着的那座小山包多大?”对方回道:“不大,也才九十来亩,骑马几刻钟就跑完了。”南方的山和北方的山不一样,尤其是靠近城镇的,大多以小山包、丘陵居多,小巧玲珑。

骑马?

明月心头一动,是啊,像以前那样走着确实不成,可如果给所有人配上马呢?一人一马一狗配齐,带着兵器和竹哨子,有什么情况招呼一声,附近的人纵马赶过去也来得及。

况且又有山,无需特意准备草料,日常溜达就能自己吃饱了。再说了,防护重点仍是扩建后的染坊和住宿区,其余地方最多不过种点瓜果蔬菜,防野兽倒罢了,怕人偷怎得?

这么一想,倒是也能张罗得开。

明月打定主意,花一百四十六两包下了染坊旁的那座小山丘。那书吏还想怂恿多买,被明月婉拒了。

有多大碗吃多少饭,现在人手不足,买下来也守不住,还平添一段心心事。趁着天暖,山上先扎篱笆、盖房子,染坊旧址同步扩建。最先拆除、搬走的是伙房,直接在山丘上挨着溪流搭建一座巨大的凉棚就是了,夏天做饭更凉快。

与此同时,旧址篱笆外开始建造新染池,等建完了,旧围墙一拆就好,等于原地不动,平白扩大了一倍。

山上的屋子无需什么花样,明月给足银子,工匠们昼夜不休地干,照这个架势,最迟秋天就能住进去了。

众人一看有大屋子住,分外欢喜,干活更加卖力。明园里有马夫,原先就是贩马的,如今虽不做了,却还认得不少马贩,帮忙牵线买了几匹中等马来,分与梁鱼等人使用。众人早年大多在外闯荡,哪怕现在养不起马匹,骑术也还算娴熟,少不得重拾起来。

梁鱼得空便带人操练,还专门针对哨声编了一套简单的讯号,方便日后传递信息。

只是这么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染池增加,产量提升,作为原材料的湖丝有点跟不上了。明月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崭新的怪圈,像极了“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可转念一想,未尝不是买卖更进一步的证明。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