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第43章 最重要的环节就来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最重要的环节就来了!(1 / 2)

两天时间一晃而逝,转眼间就到了县试的日子!

陆明渊草草用过早饭,便随着父亲和叔叔,以及陆明文一同,赶往考场。

县衙前的广场早已人山人海,牌坊高耸,檐角飞翘。

陆明渊随着人流,在维持秩序的衙役引导下,缓缓步入考场。

那是一片宽阔的院落,临时搭建起的考棚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般排列。

在考场的入口处,有吏员手持名册,核对身份,然后指引考生前往各自的座位。

陆明渊接过写有自己考号的木牌,眼神平静地扫过。

他的座位,赫然被安排在了最靠近主考官高台的位置。

这位置,在寻常学子看来,是莫大的压力。

主考官的目光如炬,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稍有差池,便可能被记过。

那些与他一同入场的考生,在看到陆明渊的考号后,不少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幸灾乐祸的窃笑。

在他们想来,这个位置,大概率是用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辈的。

陆明渊却是不以为然。他前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摸爬滚打。

经历过无数次决定命运的考试,从高考到各种资格认证,从笔试到面试,什么位置都坐过,什么阵仗都见过。

考场的氛围固然能影响心境,但无法动摇他的根本。

他径直走到自己的考棚,那是一个仅能容纳一人的小隔间,一方简陋的木桌,一张木凳,便是全部。

桌子上只放了几张青麻纸,并无笔墨!

陆明渊从自己的布袋里取出了平日里用惯的湖笔和徽墨。

不多时,考场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一道威严的身影在几名吏员的簇拥下,缓步走上主考高台。

那是本次县试的主考官,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矍的老者,眼神锐利而深邃。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陆明渊的考棚处稍作停留,随即收回,沉声道:“诸位学子,静!”

声音不大,却穿透了整个考场,瞬间让所有交头接耳之声戛然而止。

考官向众人宣讲了考试的规矩。

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左顾右盼,不得夹带作弊,违者轻则逐出考场,重则终身禁考。

字字句句,如铁律般刻入人心。

规矩讲毕,考官挥了挥手,几名衙役上前,将考场的大门缓缓关上。

大门发出沉闷的“吱呀”声,仿佛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

紧接着,六七位监考官入场。

他们在考棚间巡视,目光像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动。

陆明渊深呼吸一口气,缓缓吐出,调整着心境。

他闭上眼,将外界的嘈杂与压力尽数摒弃,脑海中只剩下那些熟悉的经义文章。

待心绪彻底平稳,他才重新睁开眼,目光清明,古井无波。

试卷由吏员分发至各个考棚。

陆明渊接过试卷,手指轻触纸面,墨香扑鼻。

他快速扫视了一遍题目,先是默写《论语》中的几段经典篇章,接着是几道关于儒家经典的释义题,最后,便是那篇决定成败的经义文章。

他没有丝毫犹豫,提起笔,饱蘸浓墨,指尖轻点,下笔如飞。

默写内容,对他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他早已经将四书五经背诵的滚瓜烂熟。

他下笔如飞,速度之快,让周围几名监考官都为之侧目。

主考官在高台上,目光原本只是随意巡视,却很快被陆明渊所在的考棚吸引。

这个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少年,竟然写得如此之快?

他不由得来了几分兴趣,盯着陆明渊的试卷,看了起来!

字迹端正有力,笔法老辣,丝毫不见少年人的浮躁。

更重要的是,那些默写的内容,不仅一字不差,甚至连标点断句都恰到好处,毫无涂改之处。

“嗯。”

主考官微微颔首,轻声赞叹了一句,眼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欣赏。

陆明渊并未察觉到主考官的关注,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笔耕不辍。

默写与释义部分,他仅仅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已全部完成。

当他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将前几页工整地叠放在一旁时,考场内大部分人还在为一道释义题绞尽脑汁。

此时,他的目光落在了试卷的最后一页,那里,赫然写着本次县试的经义考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陆明渊没有急于动笔,而是将笔搁在笔架上,端坐不动。

他闭上眼,脑海中开始对这道考题进行深层次的思索。

“君子不重则不威”。

表面上看,是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仪。

但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未免流于浅薄。

真正的经义文章,需要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阐发思想精髓,并结合当下时局,做出有见地的论述。

如何“解题”?

他首先从“重”字入手。

“重”不仅仅是外表的庄重,更是内心的沉稳、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