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第124章 这便是人间烟火,真实而温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4章 这便是人间烟火,真实而温暖!(2 / 2)

不犹豫地说道。他初来乍到,总不能一直穿着那身半旧的衣服。

“好嘞!”

管事大喜,这可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他立刻提笔,在一张特制的票据上写下陆明渊的需求、尺寸和取货时间,然后盖上万宝斋的印章,撕下副联递给陆明渊。

“少爷,这是凭证,三日后您凭此牌前来取衣即可。”

陆明渊接过那块制作精美的黄杨木牌子,点了点头,收入怀中。

定下了衣物,他又在管事的陪同下,在万宝斋里逛了起来。

这里果然如沈文龙所说,应有尽有。

陆明渊为自己挑选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徽墨如漆,宣纸如玉,湖笔挺拔,端砚温润,打算用来平日里练字,以及继续写他的话本稿件。

随后,他又采买了被褥、枕头、铜盆、毛巾等一应日用品。

东西不多,但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不少。

采买完毕,陆明渊将所有东西都交给了阿大和阿二。

“两位大哥,辛苦你们将这些东西先送回府中,交予沈先生即可。”

“陆公子客气了,这是我们分内之事。”

阿大阿二躬身应道,随即一人拎着大包小包,先行离去。

陆明渊则对管事拱了拱手,独自一人走出了万宝斋。

处理完所有琐事,他只觉得浑身一轻。

此刻,他不再是那个背负着家族期望、连中三元的少年神童,也不是江苏巡抚的亲传弟子。

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十岁少年,怀着满心的好奇,打量着这座陌生的、繁华得令人目眩的城市。

他信步走在江宁府的街头,感受着江南独有的风土人情。

与江陵县的质朴粗犷不同,这里的气息是温润的,是细腻的,是浸透在骨子里的风雅。

街上的行人,穿搭也与江陵县大相径庭。

女子们多着水墨淡彩的襦裙,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起路来步步生莲,如同一幅幅流动的仕女图,那份温婉柔美,是北地女子所没有的。

而男子们,即便是寻常百姓,也多穿着天青色或月白色的长衫,头戴方巾,显得文质彬彬。

偶尔有几个佩刀的武人走过,也少了几分江湖的煞气,多了几分儒将的风采。

这里,无疑是一片文风极盛之地。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浸染着千年的书卷气。

除了穿着,最让陆明渊感到新奇的,便是这里的方言。

吴侬软语,听在耳中,与江陵县硬朗的官话截然不同。

很多话他都听不懂,却并不觉得烦躁。

反而觉得那语调软糯,抑扬顿挫,别有一番风味。

这种奇特而新鲜的感觉,让陆明渊颇为欢喜。

他买了一串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漫无目的地闲逛。

他走过秦淮河畔,看画舫在碧波上穿行,听船娘用软糯的歌声唱着江南的小调。

他穿过夫子庙前的牌坊,看无数士子在贡院前进进出出,脸上带着或期盼或失落的神情。

他还钻进了一条不知名的小巷,看孩子们在巷口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门前摇着蒲扇,悠闲地聊着家常。

这便是人间烟火,真实而温暖。

不知不觉,逛了足足三个时辰。

天边的太阳渐渐西沉,晚霞如火,烧遍了半个天空,也映红了秦淮河的水面,波光粼粼,美不胜收。

陆明渊心满意足,辨明了方向,朝着巡抚衙门的方向返回。

当他回到林府那座雅致的私人院落时,天色已经擦黑。

阿大和阿二早已等候在院门口,见他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陆公子,您回来了。”

“嗯。”

陆明渊点了点头,问道。

“我买的东西都放好了?”

“回少爷,都已按照沈先生的吩咐,安放在您的房间里了。”

阿大恭敬的回答。

阿二随即又补充了一句,神色间带着几分郑重。

“陆公子,抚台大人已经回来了,就在书房等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