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靠近,陆明渊便越能感受到万宝斋那扑面而来的富贵之气。
门口的两尊石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门前车水马龙,进出之人非富即贵,衣着光鲜,气度不凡。
还未踏入,便有一股淡淡的檀香混合着各种珍奇货品的味道飘散出来,闻之令人心神一清。
陆明渊拾级而上,阿大阿二则是不动声色地落后半步,一左一右,将他护在中间。
这般阵仗,加上陆明渊自身那份远超年龄的沉稳气度,立刻便引来了一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的注意。
那管事眼睛毒辣,一眼便看出这两个护卫绝非寻常家丁。
而中间这个看似年幼的少年,更是气度从容,绝非池中之物。
他不敢怠慢,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
“这位少爷,里面请。不知小的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
“我想置办几身换洗的衣物,再采买些日用品。”
陆明渊淡淡开口,声音清朗。
“好嘞!少爷您算是来对地方了!”
管事笑容愈发灿烂,亲自引路。
“咱们万宝斋的成衣,无论是款式还是料子,在整个江宁府都是首屈一指的。二楼请,那里清净,方便您慢慢挑选。”
说着,他便将陆明渊引向一旁的红木楼梯。
万宝斋的一楼大堂,人声鼎沸,摆放的都是些寻常的布匹、南北杂货、金银首饰。
虽然也都是精品,但终究落了俗套。
而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则有专人看守,显然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
踏上二楼,周遭的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
地面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空气中弥漫着更为清雅的熏香,三三两两的客人在伙计的陪同下低声交谈,一派雍容雅致的景象。
“少爷,这边请。”
管事将陆明渊引到一处靠窗的雅间,早有伶俐的伙计奉上了清香扑鼻的雨前龙井。
“不知少爷偏爱什么料子?苏杭的丝绸,湖州的湖绉,还是松江的棉布,我们这儿都备着最好的。”
陆明渊呷了一口茶,说道。
“先不必看料子,我想先看看款式。”
“好嘞!”
管事会心一笑,拍了拍手。
很快,两个伙计抬着一个巨大的樟木箱子走了进来。
箱子打开,里面却不是成衣,而是一卷卷整齐码放的画轴。
管事亲自取出一卷,在宽大的桌案上缓缓展开。
画卷之上,赫然是一位身着天青色直裰的书生,衣袂飘飘,神态潇洒。
画工精湛,连衣物的褶皱、纹理都描绘得纤毫毕现。
旁边还用小楷标注着衣物的尺寸、用料建议以及不同场合的搭配。
陆明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看着伙计们一卷接一卷地展开画轴,上百幅画卷铺陈开来,简直就是一场古代的时装展览。
画中人物各异,有身着锦袍的富家公子,有穿着短打劲装的江湖侠客,有头戴儒巾的文人雅士,甚至还有不同节令、不同场合的礼服。
士农工商,婚丧嫁娶,几乎囊括了世间百态。
这……便是这个时代最高效的“商品目录”了。
陆明渊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感慨。
在没有网络,没有摄影的时代,古人想的这种法子,在这个时代是领先性的。
这些画卷,不仅是商品,更是艺术品,是这个时代风貌最直观的记录。
“少爷,您看可有中意的?”
管事在一旁适时地问道。
陆明渊收回思绪,目光在画卷上扫过。
他如今的身份是巡抚弟子,穿着上既不能太奢华张扬,也不能太寒酸失了林瀚文的体面。
他指着其中几幅画说道。
“就要这几套吧。一套月白色的常服,一套藏青色的外袍,再来一套方便活动些的短衫。”
“少爷好眼光!”
管事立刻命人取来对应的布料样品,皆是质地上乘,手感温润的料子。
随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走了进来。
他手持一把骨尺,为陆明渊量了身高、肩宽、臂长等尺寸,动作娴熟,一丝不苟。
“都记下了?”
管事问道。
“回掌柜的,都记下了。”
“少爷,”
管事转向陆明渊,恭敬道。
“您选的这几套衣物,咱们这儿的绣娘赶工,七日后便可取。您先付一半定金即可。”
“五套服饰,算上料子和纺织,一共八十三两银子,您第一次来,三两银子就免了!”
“您支付四十两定金即可!”
陆明渊想了想,问道。
“可否加急?”
“自然可以。”
管事笑道。
“若是您着急,咱们可以给您办加急,让最好的师傅连夜赶工,三天后就能取。只是这价钱嘛,要再多加三成。”
“就办加急。”
陆明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