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明,晨光熹微,陆明渊的生物钟便准时将他唤醒。
他刚刚睁开眼,便看到若雪已经悄无声息地起了床,正端着一盆温热的水,静静地站在床边。
她身上穿着一件淡青色的侍女服,头发已经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不见丝毫睡意,仿佛已经等候了许久。
“爵爷醒了。”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清晨特有的柔和。
陆明渊有些不适应这种被人贴身伺候的感觉,但他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起身。
洗漱,更衣。
若雪的动作娴熟而轻柔,每一个步骤都恰到好处。
陆明渊心中明白,这便是林瀚文将她放在自己身边的用意之一。
让他习惯这种被人服侍的生活,习惯自己身份的转变。
从一个乡野少年,到一个未来可能要搅动风云的朝堂新贵,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
用过早饭,他与往常一样,前往贡院求学。
巡抚府的马车直接将他送到贡院门口,引来了不少学子的侧目。
如今的陆明渊,在整个江宁府的士林中,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
他走进学堂,一眼便看到了坐在最角落里的严和同。
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此刻却像是霜打的茄子,低着头,不敢与任何人对视。
当陆明渊的目光扫过时,他的身体明显地瑟缩了一下,将头埋得更低了。
陆明渊面无表情地收回目光,径直走向自己的座位。
他知道,林瀚文为了不将事情扩大化,已经将此事压了下去。
怡红楼的那场风波,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两个少年学子之间的一点口角冲突,无伤大雅。
学堂里的气氛有些微妙,众人窃窃私语,目光不时地在陆明渊和严和同之间游移。
猜测着两人究竟为何闹到了这般地步。
对于这些,陆明渊一概不理。
他拿出书卷,沉浸在圣人的微言大义之中。
对他而言,这些无聊的揣测,远不如一道经义题来得有趣。
一日的求学时光,在静心苦读中悄然流逝。
傍晚时分,陆明渊返回林府。
刚踏入自己的院落,便看到若雪正坐在廊下的绣墩上,借着夕阳的余晖,做着针线活。
见他回来,若雪连忙起身,将手中的东西藏到了身后,脸上带着一丝羞赧。
“爵爷回来了。”
“在做什么?”
陆明渊随口问道。
若雪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藏在身后的东西拿了出来。
那是一双刚刚纳好的千层底布鞋,针脚细密,做工考究,显然是用了心的。
“奴婢见爵爷脚上的鞋有些旧了,便自作主张,为您做了双新的。”
她顿了顿,似乎怕陆明渊误会,又连忙补充道。
“做鞋的布料和麻线,是林大人赏下的月钱,让府上的侍卫大哥去外面买的,和……和林家没有任何关系。”
她口中的林家,自然指的是林万三。
看着她这副小心翼翼、生怕惹自己不快的模样,陆明渊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也有些感慨。
这个女孩,就像一根时刻紧绷着的琴弦,敏感而脆弱。
他摇了摇头,语气平和地说道。
“以后不用刻意提这些。林万三敢赌上一切示好,我陆明渊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既然老师让你待在我身边,你安心待着便是。”
若雪她眼眶微微一热,用力地点了点头,蹲下身子,为陆明渊换上了新鞋。
鞋子大小正合脚,软硬适中,穿着极为舒服。
陆明渊走了两步,适应了一下,并未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换好了鞋子,若雪又想起一事,禀报道。
“爵爷,院子里打扫的下人有些不够,林大人让奴婢自己去前院挑人。”
“奴婢挑了两个手脚勤快、看着也机敏的,只是不知合不合爵爷的心意,想等您见过了再说。”
她如今已经完全代入了管事丫鬟的角色,将院里的大小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陆明渊正要开口,院门口却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爵爷。”
两人回头望去,只见沈文龙正站在门口,躬身行礼。
“沈参议。”
陆明渊回了一礼。
“抚台大人请您去书房一趟。”
“知道了。”
陆明渊对若雪点了点头,示意她不必等自己,便跟着沈文龙快步向主院书房走去。
穿过重重回廊,再次来到那间熟悉的书房。
林瀚文并未坐在书案后,而是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手中拿着一本线装的兵法书,看得出神。
听到脚步声,他才回过头来,将书放在一旁,示意陆明渊坐下。
“今日在贡院,感受如何?”
林瀚文开口便问。
“回老师,一切如常。”
陆明渊将贡院内的情况,包括严和同的反应,都如实禀报了一遍。
林瀚文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
“不为外物所扰,很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