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第147章 江陵县衙典史,恭迎陆爵爷荣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7章 江陵县衙典史,恭迎陆爵爷荣归(1 / 3)

从杭州到江陵,不过三日多的路程。

马车行得不快,却很稳。

车窗外的景致,从江南都会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渐渐变作了浙东丘陵熟悉的轮廓。

田野的气息愈发浓郁,乡音也变得亲切起来。

陆明渊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宁。

当江陵县那熟悉的青砖城墙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陆明渊便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寻常。

官道两侧,竟站了不少人,伸长了脖子,朝着杭州的方向翘首以盼。

马车行得近了,一名身穿县衙公服的皂隶眼尖,瞧见了护送马车的杭州府衙护卫那与众不同的服色。

他立刻高声呼喊起来:“来了!来了!陆爵爷回来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花。

“是陆爵爷!”

“我们江陵县的三试魁首回来了!”

“快看,就是那辆马车!”

人群瞬间沸腾了。

不知是谁带的头,百姓们竟自发地向着官道两侧退开,让出一条宽敞的通路。

众人目光中充满了敬畏、好奇与发自内心的与有荣焉。

县衙的典史带着几名衙役快步迎上前来,在车前三步之遥便停下,躬身行礼,声音洪亮。

“江陵县衙典史,恭迎陆爵爷荣归故里!”

车厢内的若雪,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惊得不轻。

她悄悄掀开车帘一角,向外望去。

只见城门口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几乎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那些面孔,有质朴的农人,有精明的商贩,有提着篮子的妇人,还有扎着总角的孩童。

他们看着马车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传说。

她的小嘴微张,眼中满是震撼。

在江宁府,少爷的才名虽盛,却多流传于士林与官场。

可在这里,在这小小的江陵县,他竟是所有百姓心中的骄傲,是活生生的传奇。

这种影响力,远比在江宁府时感受到的更为直接,也更为……滚烫。

陆明渊并未下车,只是在车内微微颔首,声音平静地传出。

“有劳诸位乡亲了,明渊愧不敢当。都散了吧,莫要误了生计。”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让喧闹的人群不自觉地安静了下来。

典史连忙转身,对着百姓们拱手道:“陆爵爷体恤大家,都请回吧,请回吧!”

人群虽缓缓散去,但仍有无数道目光,追随着马车缓缓驶入城门,一路向着陆府的方向而去。

陆府门前,早已清扫得干干净净。

陆明渊告别了县衙众人与杭州府的护卫,让他们自去驿站歇息。

陆明渊这才上前,亲手叩响了那扇熟悉的木门。

“谁啊?”

门内传来母亲王氏熟悉的声音。

“娘,是我,明渊回来了。”

门内的声音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吱呀”一声,大门被猛地拉开。

王氏站在门内,看着眼前这个比半年前高了半个头,身形更显挺拔的儿子,一时间竟愣住了,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渊……渊儿?”

“娘,我回来了。”

陆明渊眼眶微热,微笑着上前一步。

这声呼唤,终于让王氏回过神来。

巨大的欣喜与思念瞬间冲垮了理智的堤坝,她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下来。

“我的儿啊!”

王氏一把扑上前,紧紧抱住陆明渊,手臂勒得生紧。

跟在她身后的陆从文,手里还拿着一杆旱烟,此刻也僵在了原地,嘴唇哆嗦着,眼圈泛红,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若雪悄无声息地走上前,将两扇大门轻轻合上,又插上了门栓。

王氏抱着儿子,哭了半晌,才渐渐止住泪水。

她松开手,捧着陆明渊的脸,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着,口中不住地念叨。

“瘦了,脸颊都凹下去了……不对,是壮实了,肩膀都宽了……也黑了,像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一番感慨过后,她眼眶又红了,拉着陆明渊的手,声音哽咽地问道。

“儿啊,这半年在外面,是不是吃了很多苦?有没有人欺负你?江宁府的饭菜,你吃的惯不惯?”

陆明渊心中一暖,任由母亲拉着,一一耐心回答。

“娘,您放心,儿子一切都好,没有吃苦。老师待我如亲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贡院里的同窗们,也都对我十分尊敬,没人敢欺负我。”

“江宁府的菜肴虽精致,但儿子还是最想念您做的手擀面。”

听到儿子说一切都好,王氏的心才算彻底放回了肚子里。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抹了把眼泪,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好,好就好!你等着,娘这就去给你做手擀面,再给你炒几个你爱吃的小菜!”

说罢,她便风风火火地转身,向着厨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