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其他类型>十二岁金科状元,权倾朝野!> 第149章 所有的腹稿,都已打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所有的腹稿,都已打好!(2 / 2)

,比之前更加沉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第二场考试,正式开始。

如果说第一场考的是基础,那么第二场考的,便是真正的才学与见识。

经义、论、诏、判、表、诰,各自三道。

每一道题,都需要写出至少两百字的文章。

这不仅考验考生对经义的理解深度,更考验他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公文写作能力,以及对时政民生的洞察力。

当新的试卷发到手中,整个贡院的气氛,瞬间变得比第一场时还要凝重。

许多考生看着那些题目,眉头紧锁,脸色煞白。

这些题目,包罗万象。

有要求以《周礼》之义,论“朝廷盐铁专卖之利弊”的。

有模拟一道圣旨,嘉奖平定倭寇的边关将领的。

有给出一个民间田产纠纷的案例,要求考生写一份判词的。

每一道题,都极其刁钻,极其考验功底。

空有满腹经纶,却不通庶务的“书呆子”,在这样的考题面前,根本无从下笔。

陆明渊看着这些题目,眼神却亮了起来。

这些,正是他最擅长的。

在江宁府的那段时日,他与林瀚文时常对坐清谈。

从漕运海运之争,到江南的赋税改革,从官场的人事变动,到民间的疾苦。

林瀚文这位封疆大吏,将自己几十年的为官心得与对大乾王朝政局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讲给他听。

那些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灼见,远比书本上的圣人之言,要来得更加深刻,更加鲜活。

他再次拿起墨锭,开始研墨。

这一次,他的动作比之前更慢,更沉。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一道道题目的破题之法映于脑海之中。

当墨汁再次研磨得恰到好处时,陆明渊的眼中,已经是一片清明。

所有的腹稿,都已打好。

他提起笔,这一次,笔锋之上,不再仅仅是少年的意气风发,更添了几分经世济民的沉稳与老练。

他将笔尖,对准了第一道题——“论朝廷盐铁专卖之利弊”。

笔尖微顿,随即,悍然落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