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32章 设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设县(1 / 2)

如此计算,地方一县,有品级的官员便有十位。

这些官员,平时可以正常的治理地方。

在战时,一军主将、营中校尉、军需官、军法官,还有基层的副尉,便全都配齐。

再加上县内各衙署中,五十名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小吏,随时可以出任队正、卒长。

以上述官吏为框架,轻松就可拉起一支三五千人的军队,并保证一定战斗力。

什么叫军国之制?

这就是军国之制!

当陆云一一宣布了,自己对于四城之地的县衙任命之后。

不出意外,顿时引起了一阵议论。

在场能参加会议的,都是聪明人,当然能够看出他这番官制调整后,目的是为了什么。

这就是奔着打国战而去的。

县中所有官员,能文能武,上马为将,下马为官。

县内各属吏,也都是军人出身。

再加上陆云要求的,各县对治下乡勇,必须做到每年保证六月以上的军事操练。

众人只是稍稍想了一下,便不由对这种体制打心底里发寒。

按照这个规划,山中四县之地,基本每一县都能动员三五千兵马,且都受过训练。

四县合计,极限状态下,可以出兵两万。

以这些辅兵为羽翼,再加上陆云精心操训的红岩、东江两军为核心,一支具备相当战力的兵马,便就成型了。

让这样的军队去打南征军这种精锐,或许不太行。

但打一打地方的郡兵、府县兵,或者扶南国这种蛮夷兵,却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甚至在陆云这种体制的高效整合下,他这种精锐混合地方军的兵马,还能对那些杂牌军形成相当大的优势。

“可怕,太可怕了!’

堂下众人心中,将这个体制的运行规则琢磨透后,全都不由打了个寒颤。

目光再看向设计的这套体制的陆云,眸中就不由闪过一丝敬畏。

“具体的官制改革,大致便是上述这些了,诸位可有意见?”

陆云讲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视线看向堂中众人,询问他们的意见。

众人连连摇头,齐声说道:“我等无异议。”

陆云拍案:“好,那么自即日起,本官宣布,在山中设立红岩、东江、西江、西原四县,各县官吏任命如下……”

他拿起一张委任状,当众宣读。

接着念到名字的人,立刻上来行礼受任,向陆云宣誓效忠,领取自己的官服官印。

这个仪式持续了大约半个时辰,四十个官员的册封委任,才终于结束。

“诸位如今都是本官部下,以后我等主从一体,不分彼此,皆是自己人。”

陆云强调了一句,接着又宣布后续政令:“既然四县官吏已经任命,那稍后诸位便各随主官,奔赴各地辖区,即刻着手组建县衙。

而这新衙第一令,便是配婚清户。

如今平原单身移民,便有八千之数。

其余移民之中,单身者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此等人,当尽快给他们配婚分户,使之成为治下顺民。

此次征讨平原蛮夷,我军前后俘获蛮夷三万五人。其中除去已经得到安置的一万蛮夷之外,还有两万五千余蛮夷依旧处于军管看押之中。

这些在押蛮夷里面,适龄蛮女约在万人之数,另有其子嗣孩童数千人,此皆可以给这些单身移民婚配,组成新户。

剩下万余蛮夷,多为老弱或孤儿。

可令那些老人为户主,各自领养数名孩童,编成新户。

此婚配清户之举,关乎山原日后稳定,诸位赴任之后,以此为第一要务。

可明白?”

陆云神情严肃,宣布自己建制设县之后的第一项政令。

堂内众人,齐声道:“我等明白!”

陆云点头:“既如此,那便各自去吧。”

闻言,众官立刻行礼退下。

不一会,西江县的官吏在吕启功这位县丞的安排下,直接就在城中县衙开始了办公。

其他三县官吏,也纷纷出城乘船,开始前往各县赴任。

数日后。

西原县。

李通骑着一匹枣红马,顺便跟着十数人,快速奔过原野,来到一座小镇。

“县尊,这便是芦花镇了。”

身后,巡检马铁指着小镇,说道:“芦花镇之名,起源于这小镇北边的一片芦苇泽。此泽连接东江,被其灌溉,绵延十数里。

原本这里有一处蛮寨,被东江军攻破之后,便迁移了千余百姓至此。

移民见这里芦苇众多,又正是芦花开时,便开始称呼此地为芦花镇。”

马铁兢兢业业地介绍着这座小镇情况。

李通则是在听到“县尊”二字后,整个人像是在三伏天喝了口冰水,整个人都要舒坦的飞天了。谁能理解,自己在典吏位置上的苦熬十年,却半点也看不到继续往上升的希望?

那种煎熬,没有体会过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好在,我碰到了主公,跟对了人,总算时来运转,一飞冲天。’

李通回忆着这三年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