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闻言,当即大笑:“好,那此事我就交给你了。待君归来之日,我定不吝封赏。”
为了激励士气,他又做出了许诺。
接着,陆云便签下条子,又开出了二十万两银子的拨款。
这次要购买的物资很多,光是三十万石粮食,按照五文钱一斤米的市价,就要十五万两银子了。算上其他物资,此次最低也是二十万两银子的支出。
之前购买铁器牲畜,陆云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拜托蔡青购粮十万石,又是五万两银子支出;现在又让蔡家帮着招揽逃民,预计也是十万两以上的开支。
现在又要给二十万两银子。
全部加起来,光是各种大宗采买支出,便是五十万两银子以上。
这么多的钱,直接将陆云府库中的存银,掏空大半。
此前攻破西江城,从城中缴获的财物,基本都填了出去。
如果算上陆云自己治下能够产出,填补进去的各种粮食物资,那么这些开支还要上浮个三四十万两银子。
为了开发大山,经营好这片领地,维持山中正常的生活运转,付出是如此之大。
而这么多的付出,也只能支撑陆云养民二十余万,并且后续最多开拓一府之地。
一年百万两银子,只能维持一府的开支。
从无到有的开拓新领地,耗费就是这么大。
“也难怪朝廷拿下九真郡一百年了,都没能将这片领土化为熟地,现在更是要放弃近半府县,实在是消耗太大了啊。”
陆云盘算了一番账目开支之后,不由心下感慨,随即就是庆幸:“还好我在红岩城寻到了矿山,并且有炼矿术这等法术提炼金银铜矿。
否则面对这么多的耗费,也要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了。”
这么大的支出,如果只靠居风县的产出,那肯定是支撑不起对红岩城,以及对现在山中四县的开发的。要是没有铜矿带来的收益,陆云现在可能连红岩城都没有建好,更别谈开疆拓土,征讨蛮夷了。而朝廷没他这种便利,想要开拓新的领土,就只能在治下收取赋税,然后忍受着高额的贪污损耗,以极低的效率向新领地投送移民物资。
用强大的底蕴以及长久的时间,一点一滴的将蛮荒变为王土。
这种开发方式,结果也显而易见。
拿下九真郡都一百年了,也依旧没解决本地的蛮夷,甚至还沦落到弃边失地的窘境。
这种慢吞吞的效率,陆云根本瞧不上。
“看来过几日,得再去一次矿山了。”
盘点完自己库中存银之后,陆云准备再去积累一些银铜库存。
毕竟他除了基础的口粮物资消耗外,还要给麾下军队、官吏支付大量军饷俸禄,各地的县衙以及巡检衙门的日常运行,也要大量银钱支出。
上述开支,也是每年以十万计数的。
这还只是维持四县之地的正常运转,耗费都如此之大。
实在难以想象,日后若是自己正式开国建制,设立诸多衙署、禁军之后,又需多少花费?
陆云只是想了想,便体会到了朝廷的不易。
他只是一个新生势力,治下行政效率极高,又较为廉洁,都如此之难。
已经存续了近千年时间,延续至今的越国朝堂,这里面蕴含的腐败开支,就更不用说了。
接见完了元永华之后,负责统管四县政务的吕启功,也很快上来汇报情况。
“县尊离去月余,在三月中旬,规划的三条沟渠便已挖掘完毕。
现在我已安排闲余人手,在这些沟渠附近开垦荒田。
得了元师叔带回来的牲畜铁器之后,预计只需耗费四月时间,在七月底,便能在沟渠附近开垦出十万亩良田。
后半年,我准备再挖掘三条沟渠。
这次有了更多的铁器牲畜,县中也说后续也会迁回更多移民,劳力也更加充足。
此三条沟渠,尽管开垦难度更大,但预计也能在三月内挖好。
后续再进行开垦,差不多能赶在明年开春前,将这些荒地化为耕田。
届时,除了附近山中一些河谷之外,此地的三块平原,便能全都开垦完毕,得良田五十万亩。”吕启功汇报着自己工作进度,以及后半年的工作规划。
总结下来,就是挖渠、垦田,看着简单繁复,但实则最为关键。
陆云这片基业能否打好,便全看对方的工作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