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岑铭正的忧虑,并没有在陆云心中持续太久。
只是思索了一阵之后,他便将此事暂且放下。
这位岑府尹掌握的力量虽强,但也只是让人稍微重视了一些而已。
真要说对陆云有多大威胁,倒也未必。
他甚至都不用动用山中的力量,只靠山外的居风县,便也不惧对方。
算上刚刚从日南府边民中挑中的三千人,陆云在山外的兵马,已经来到了八千五百人。
尽管里面有着大量新兵,但起码人数上来了。
差不多是府衙三倍的兵力,岑铭正就算想做什么,也得掂量掂量这巨大的人数差距。
“不过以如今的情况,郡城和府城那边,都指望着我帮他们挡着扶南蛮夷。
只要不公开造反,这些人也不会出兵攻打我,倒也不用担心岑铭正的威胁。”
陆云与郡城之间,如今算是处于蜜月期。
在双方共同的威胁扶南国没有倒台前,基本是不会撕破脸皮的。
所以岑铭正的威胁,也只是威胁。
想要化为实质,最近一两年内,基本是不可能的。
故而对其的担忧,陆云只是想了想,并没有太过在意。
很快就将精力,放到了安置新得到的一万三千边民上。
这首要做的,便是清户、分田,以及组建本地乡勇了。
隆安县的平原面积,本就比居风、均安二县要少,原本的人口也不算多,故而境内开发的情况不怎么好此前陆云前年接手此县时,就统计过这里的田亩数量,最后得到的数据,是42704亩。这点田地,按照分田令的标准,只够八千五百余人来分的。
在如今遭受战乱后,各家各户普遍只有四五人的情况下,倒也勉强能够安置两千户人。
足够满足他在此地布置两千乡勇的规划了。
于是确认田亩足够之后,他从三千日南府丁壮之中,挑选了家人较少的一千人,就地将他们编为了隆安县乡勇。
然后又命杨泽,从居风县带着一千新军,及他们家眷迁来。
如此,隆安县便有了一千老卒,一千新卒,合计两千兵马。
算上这两千人的家眷,共计八千二百余人。
这批人,便就是隆安县的戍边力量了。
各批人马到齐之后,陆云按照此前均安县的操作,立刻对这两千兵马进行军制改革。
战兵、正兵、辅兵,肩章军职,种种新制度,全都推行了下去。
有了先前在均安县的试点经验,此次推行更为顺利。
甚至为了尽快完成,陆云还从均安县那边,抽调了几个军官过来,让他们协助杨泽完成军改。是的,与季羡云一样。
作为陆云的元从,杨泽在带兵过来之后,便被任命为了隆安校尉,负责统辖本地的两千乡勇。同时兼任守将之职,管辖本地八千军民。
此二人,便是他安置在边境前线的镇守大将。
盯了均安县军改几日后,见没出什么乱子,一切都慢慢步入正轨,陆云便有了离去之意。
走之前,他叫来了杨泽,对其叮嘱:“隆安县之事,我便托付与你了。后续军制改革,关乎边防安危,务必要多上心。
若是扶南蛮军入侵,千人以下者,你领着本地乡勇自行解决。
若遇千人以上规模,则小心应对,自行估算是守是战。
敌在五千人以上,不可出战,坚守城池,同时飞马传报居风县。
我会立刻派出援军,前来相助,明白吗?”
杨泽肃容道:“属下明白。”
陆云点头:“余下之事,你自己琢磨吧。我先走了。”
随后,他便领着剩下的九千边民,向着居风县而去。
五日后,队伍回到居风县。
而后又将三百名深黑命格及其家人,合计一千三百余人,送往了山中安置。
做完了这些,陆云才开始安置剩下的边民。
因为先前从居风县牵走了一千新军家眷的缘故,本地空出了不少田地,七千多边民之中,有大半人可以就地安置。
但剩下还有三千七百余人,没有多余田地房屋可以分配。
见此,陆云立刻找来了岳浩哲。
“此次我带回不少边民,其中有近半无田可分,我欲开凿沟渠,开垦荒地,用以安置他们。”陆云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着对方道:“此事交给你来办,可能做好?”
岳浩哲乃是吕启功的唯一传人,自然学过对方的风水之术。
现在吕启功在大山之中,主持诸多政务,根本脱不开身。
现在陆云想挖沟渠,便只能找对方的弟子了。
岳浩哲闻言,立刻道:“先前家师协助县尊开凿本县沟渠,便就规划了一大一小两条沟渠,还有上百口陂池的挖掘计划。
此前只挖了一条小渠,开垦了两万亩田。
如今将军既然想要再挖沟渠,那直接按照家师先前规划执行就是了。”
当初招揽吕启功时,陆云便请对方协助自己在居风县挖渠。
按照当时的规划,要挖两条沟渠,修建上百口陂池。
成功之后,可灌溉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