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58章 疟疾爆发 设立医官(月票加更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疟疾爆发 设立医官(月票加更4k)(2 / 3)

薪,根本不够用。

于是便有了此前陆云吩咐元永华,去海外采购所需药材了。

虽然采购的药材,都是外地的。

但吕启功精通药理,选的都是一些和本地药材药性相似者。

虽然买回来使用后,可能药力比不上原配方,可也能有个八九成功效,足够救人活命了。

只是从外界购买药材,动辄需要耗费上月时间,在此期间,得不到用药的百姓,依旧有不少人死去。数千患者之中,死者已有三百余人。

分摊到整个山中,便就是村村有人死,镇镇有人亡了。

眼睁睁的看着亲人病死,自然让人悲痛。

旁人见了,也心有戚戚,物伤其类。

这个时候见得外面买来的药材终于到了,一直笼罩在疟疾恐惧之中的百姓,自然欢欣鼓舞。此时一起聚在港口,想要看着药材进港,便也能理解了。

“让一让,都让一让,先让宋医师过来!”

这时,人群后方,有人大声叫喊,同时推揉着前方堵住了道路的人。

这些人听到宋医师来了,也连忙让开道路,然后面带崇敬的看向了一个才十余岁的小道童。是的,被众人视为救命稻草的,便是这么一个少年。

而其穿着道袍,那么出身来历,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位宋医师,正是出自紫阳道。

虽然紫阳道因为其一脉单传的特殊规矩,门人弟子一直不多。

可不能招传人,却并不意味着,不能招一些记名弟子、随从仆役。

偌大一个紫阳道,还是要有人来服侍打扫的。

宗门的产业,也要有人帮着看管打理。

所以除了宗门核心的十余名嫡系传人之外,紫阳道还有百余记名弟子、随从仆役。

这些人中,不乏练武学道之辈。

并且因为紫阳道是以炼丹术立足于世的缘故,其中精通医术者,也有五六十人之多。

因此,当疟疾爆发之后,陆云便立刻以这些紫阳道医师为主,辅以百姓中的一些医师,把他们全都收编,直接组建了医曹。

然后又将各种医术,分门别类,设立了内外二科,并以此对这些医师进行医术考核。

考核通过者,将授予不同等级的名号。

这些名号,由低至高,暂设七等。

分别为医徒、医士、医师、大医师,院医、大院医、国医。

其中医徒只是学徒,没有独立诊治病人的资格。

只能按照师父开出的药方,或一些已经可以固定治疗流程的病症,给病人开药治病。

不过如今医师紧缺,虽然按规定,医徒不能独立治疗,但陆云还是把他们下放到了地方的村落、小港,作为驻村医生,以给村民治疗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

遇到不确定的病症,则推荐给上一级的医士,让病人去找医术更好的医生治病。

但就这,医生还是不够。

山中四县之地,在大量移民之后,建立的村落、小港,有一百三十余座。

但经过考核后的合格医徒,却仅有七十三人。

这点人数,只能覆盖一半的村落。

为了将医疗资源合理调配,陆云也只能先将这些医徒分配到外地移民的村落驻村,先紧着那些容易爆发疫病、或已经爆发疫病的村庄。

至于本地的移民,基本不太可能得疟疾。

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也能去邻近有医生的村庄,或去镇子上找更高级的医生看病。

靠着这种分配,才勉强解决了基层村落的看病问题。

医徒的上一级,是医士。

医士是已经出师的医生,基本能独自诊治大多数的病症,有开方抓药的资格。

这个等级的医生,被陆云下放到各镇或大港,成为驻镇医生。

现如今,山中四县之下,有镇子二十六座,大港五座,合计三十一座镇、港。

但医士,却得益于紫阳道的优良医术传承,从其中整合来的医生中,有二十八人达到了医士级别。加上居风县原有的医师,以及随着紫阳道一起迁徙而来的信众之中,也选拔了七人成为医士。所以镇、港一级医士,却是不缺的,能够做到每镇每港一名。

另外多出的四名医士,则被陆云任命为了巡回医士,专门在基层各处村落、小港,进行巡回治病,以解决基层的医疗资源不足。

医士之上,便是医师。

医师,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为师授学,教导他人的医生。

到了这个级别,陆云便开始给医生授官。

并且在医师之中,进行分等,由一到四,共有四级医师,分别对应从九品到正八品的官位。同样得益于紫阳道弟子、仆役的精湛医术,医师这个等级,经过统计,有十四人,都是紫阳道出身。其中一级医师八人,二级医师五人,三级医师一人,四级医师暂无。

陆云在各个县城,分别设立了一座县医院,由一名一级医师坐镇,充任该县的医官。

同时又在每一所县医院,招收了二十名伶俐的童子,令他们跟随医院的医师学习医术。

然后又在西江城,设立了一座府医院。

集中了剩下九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