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元永华走后,陆云也再度扎入了军营,继续推行军改。
这次军制改革,几乎将山外的军队推倒重来,旧的一切都被打破,等于重建了一支军队。
在这种时候,作为缔造者,是极易在新军中建立威信,留下独属于自己的印记之时。
陆云驱逐走了陈彦文等人,好不容易将军队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改革军制,自然不会再度任由权力流失。
不仅是居风县的军改,就连先前匆匆停留了几日的隆安县,陆云也抽空去那边视察。
力求让自己在各县乡勇心中,刻下足够深厚的印象。
让底层的将士,明白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为了完成这件事,整个七月,陆云都奔波于各县,每到一处都进入军营。
与在海外奔波的元永华一样,根本没有空闲。
西江县。
长岭港。
入山输送物资的船队驶来,在经过这座港口时,进行了短暂停靠,卸下了一批分配给本地的物资。留守港口的衙门小吏,立刻上前接收清点。
等看到物资单上,那留下的一百斤药材之后,顿时瞪大了眼睛。
随后顾不得什么,立刻扭头对着旁边跟来搬运物资的力工说道:“快去通知宋医师,衙门买来的药材到了。”
闻言,两个力工也满脸激动,扭头就跑。
一边跑,一边在港口内喊道:“来了,船队来了!”
“药材来了!”
刹那间,整座港口沸腾了。
无数人涌出了门,向着港口码头而来。
其中更有些人口中一直念叨:“药来了,我儿有救…”
三百余港口居民,很快聚在了码头。
如此大的阵仗,把小吏也吓了一跳。
小吏连忙回头,对着旁边押送物资的水师卒长道:“上官,这些居民只是想要领取药材,并无他意,还望不要误会。”
那卒长摇了摇头:“我知晓,你先去安抚他们吧。”
“谢上官宽容。”
得了允许,小吏如蒙大赦,很快来到居民面前,大声喊道:“乡亲们,且先静静……”
后方,那卒长看着前方混乱一幕,叹了口气,面上露出一丝心有余悸之色。
对于港口内的居民,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动静,他心中也是一清二楚。
原因无他,实在是被这山中的疟疾给害的。
现在大山之中,超过大半的百姓,都是来自易安郡的移民。
这些移民,可不是九真郡本地人,对于这边的气候环境,极不适应。
虽然陆云在安置这些移民时,便在每个村镇聚落,都掺杂了一些本地人,并留驻了东江军、各地县兵驻守。
他已经吩咐过,让这些本地军民,提醒那些外来者,让这些移民别去做一些危险之事,注意一些生活上的卫生习惯。
甚至还编成了小册子,每村每镇都发了下去,让地方小吏宣读教导。
可有些人就是这样,千叮咛,万嘱咐,就是不肯听话。
不能喝生水,不吃隔夜的饭菜、凉水,要注意虫子蚊蛇。
看到彩色的烟雾,要避开……
各种本地致命的事项,陆云让人都统计了出来,总结成了注意规范。
但还是有人中招,并且数量还不少。
就眼前的长岭港,五百余居民中,有四五十人或轻或重的得过疟疾,其中更有十余人症状极重,躺在家中卧病不起。
其他一些港口,或移民村落,甚至还出现因此死亡的。
便连他们水师军中,也有一些人因为误食了生水,又或者被什么蚊虫咬到,因此疟疾发作,至今还躺在营房之中,日日的哀嚎呢!
如此恐怖的疟疾,自然让所有新移民色变。
若非他们都在山中,附近被更加恐怖的大山包裹,唯一的出路又有水关把守,根本无路可逃。否则此时山中居民,定然会出现逃亡的。
“不过有了这批药材,加上吕县丞的方子,这次定可救回不少人。
以后再注意一些,便应该不会死人了。”
这位卒长看着自己船舱中的药材,心中顿时安定了不少。
自从发现移民中出现了疟疾之后,吕启功便立刻针对此病,开始了研究药方。
其实说是研究,不过是从他过往整理出的药方中,挑选出一些能够适配本地疟疾的,来给治下民众治病罢了。
在没有遇到陆云之前,吕启功可是常年钻山越岭,十万大山都去过的。
在这些旅程中,他也见过不少疟疾,甚至出手给碰到的百姓治过病。
对于疟疾该如何治,早有心得。
此时出手,便立刻起了成效。
在加入了一些本地药草之后,很快崭新的药方就出炉。
几剂汤药下去,一些症状较轻的疟疾病人,很快便好了。
哪怕较重的,也吊着命。
但得了疟疾的人实在太多,近十万外来移民,得病者足有六七千人。
山中储备的一些药材,很快就耗空了。
哪怕后面紧急派当地蛮人,进附近山中采摘,所得也是杯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