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164章 官吏转军 乡勇隐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 官吏转军 乡勇隐患(1 / 3)

等县中吏员来到县衙,李通先是说了一下陆云的军令,然后就立刻开始安排。

“根据将军之令,西原县此次需出兵两千。

本县之中,共有乡勇两千,县兵三百。

此次出兵,我意征调乡勇一千八百人,作为底层士卒。

再调县兵两百人,编入乡勇军中,充任基层火长之职。

另外各衙署中,出三十名小吏,担任军中的队正、卒长之职。

下面是各衙署中,此次需随军出征的人员,兵房方友山……”

李通连名册都没拿,直接就开始点名。

不用操心军务,他对于县内的政务,自然是一把抓。

县衙的大小事务,都由李通一言而决,轮不到作为文武副手的县丞、县尉做决定。

此时抽调官吏,动员乡勇,种种事务,他都不用与人商讨,便做出了自己的方案。

如此独断专行,自然是有问题的。

不过由于李通的勤勉政事,县内上下详情,都已了然于心。

哪些人可用,哪些人不可用,哪些人办事认真,哪些人心思狡猾,他都一清二楚。

甚至县内的县兵、乡勇训练,虽然李通交给了县尉,却也经常巡视,知晓基本情况。

正是由于了解,此时他才能不经商讨,立刻就给出最为简便可行的方案,直接让手下去执行。随着李通的一个个点名,两千乡勇军的基层军官框架,便就搭建好了。

安排好了大军的基层军官,他便开始点将。

“县中巡检、典吏四名武官,也全都随军,出任军中营将校尉之职。”

说完了校尉的安排,李通又看向了坐在下方左侧的县尉朱凯,出声说道:“此外,朱县尉,这次出兵由你领军,担任两千乡勇军的主将。”

这次陆云的调令,只是命各县动员乡勇,随从出征。

命令里面,并没有要求地方县令,要作为主将一起出征。

周阳身为县令,却领兵出征。

只是因为他同时是红岩军将军,必须出征罢了。

但李通可不是一军主将。

相比起统兵出征,治理好一县政务,才是他的真正本职。

至于领兵出征之事,交给主管一县兵事的县尉就行了。

这也是县尉的职责。

“下官遵命!”

县尉朱凯闻言,立刻应下了差事。

朱凯是陆云在赴任县令的途中,回家乡募兵时,招募的乡人。

在参军入伍时,他便是练通了一条经脉的不入流武者。

这个实力,在万川县那种繁华之地,根本不起眼。

去衙门谋职位,只能当个基层小吏,或者去县兵当个伍长、火长。

哪怕去当地混帮派,也只能做个小头目,底下最多管十来人。

这种前程,自然不是朱凯追求的。

所以见到自己乡人当了县令,并且在招收亲卫的时候,他便咬牙参军,准备去那南疆博个前程。这命运一赌,显然赌对了。

三年多过去,作为追随陆云最早的一百元从之一,加上这几年勤练武艺,朱凯练通了三条经脉,实力也是足够。

所以他被提拔任命为了县尉,正式成为了从七品的武官。

相比于三年前,只能谋个小吏、伍长的前途。

如今的朱凯,无疑是一飞冲天了。

不过区区县尉,依旧没法让他满足。

朱凯不想只做个县尉,给人当副手,他还想升官,还想继续往上爬。

面前的县尊李通,也不过是三流武者,虽然比自己多练通了两条经脉,实力要强些。

可依旧改变不了,对方只是三流境界的事实。

有这个例子在,便就说明,在将军治下,三流武者也是能当县令的。

这自然给人无限遐想。

相比于县尉,朱凯还是更想当县令,成为一县之主。

县尊,这多么好的名头。

他也想听别人这样称呼自己。

所以如今将军点兵,准备征讨蛮夷,朱凯积极响应。

不打仗,怎么立功?

不立功,怎么升官?

不升官,怎么当县令?

上述这个明确的晋升链条,便是他追求的目标。

而随着朱凯的领命,西原县的两千乡勇大军,基本也就完成了军官方面的动员。

剩下的,就是去治下各村镇,征发那些乡勇了。

此事对于办事高效的县衙来说,根本算不得事。

李通只是签发了征兵令,被点名出征的县衙官吏,便立刻领着县兵,深入村镇。

拿着县衙的兵册,开始挨家挨户的征兵。

红湾村。

县吏张达领着五名县兵,进入了村子。

到了村子里,就敲响了铜锣。

铜锣响过十回,村子里所有人,都要来村内的广场集合。

若是违背,或者延迟,将被严厉处罚。

这是村民们迁居到这座村子,被首先告知的事情。

所以当铜锣响起,除去一些在村外农忙,或者外出的村民。

余下在村内者,包括孩童,都赶忙跟随着家中大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