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武侠修真>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第201章 推行全民兵役 扩军五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1章 推行全民兵役 扩军五万(1 / 3)

“属下个人武艺,领兵征战,皆不算精通,只算下乘。

唯一所剩的,也就一个勤勉了。

而今受将军重任,担任一府之指挥使,怎敢不用心做事,为将军练好这些兵马。”

面对夸奖,李通真心实意的回答。

陆云笑了笑:“卿精于实际政务,你哪有自己说的那么差。况且东江府位处山中,周围都是显关雄城,我也不需你领兵征战。

能为我练好这些兵马,守好这片领地,便已足够了。

至于个人武艺,此事不急,会有转机的。”

陆云卖了个关子,然后又道:“观西江县之乡勇,可见你对于府南四县之兵,练的是不差的。不过仅仅七千乡勇,还是有所不足。

如今府内垦荒,基本结束。

大量人手空了出来,我欲编练更多乡勇,以充实领内兵力。

这段时日,你便随着我,在府内挑选兵源吧。”

李通恭敬点头。

随后,陆云带着李通,在东江府各县奔走,开始挑选合适士卒,编练乡勇。

这第一站,自然是府南四县。

府南四县之地,去年一共垦荒出了二十万亩地,陆续安置了四万余人。

其中有两万人左右,并未经过乡勇筛选。

这次又要将东江、红岩二军的家眷,近万人迁走,又空出了诸多田宅,便又从北面重新迁了万人回来,安家府南。

所以此次需挑选乡勇之辈,约为三万人。

一番筛选,又得三千年龄合适的灰白命格,陆云将这些人全都登记兵籍。

接着将这三千人与原有的七千乡勇一起,全数提升为乡兵。

成为乡兵后,这些乡兵在不接受集训的日子里,每月也能获得半两银子的补贴,待遇要比乡勇好上许多不过这些人当了乡兵,自然也要有人来当乡勇。

编出了一万乡兵后,紧接着,陆云便在整个东江府内,颁布了参军授田令。

“而今府内之人,人皆授田五亩,并发田宅、牲畜、农具若干,又只征收五成赋税,治下百姓可谓皆受我之恩惠。

得力如此之大,岂能无有付出?

此前乡勇,为我征战,已缴纳了血税。

可其余之人,不入军伍,不录兵籍,岂非平白得了这些好处?

这对为本将在战场血勇厮杀之人,何其不公?

至今日起,领地男子,凡十五以上、四十以下者,若无残疾,皆登记为预备之兵,名列乡勇之籍。其余残疾男子者,除非是因公残疾,立有功勋。

否则余者不服兵役,无有贡献,怎能得田?

即日田亩没收,若有家人供养,可许其留家。

若无,收入官府福利院,自己做工养活自己。

预备之兵者,乡勇五年之内,未通过军事技能考核,没收田地,不再享受领内福利。

十年之内,未练出内力,同等处罚。

乡勇三年之内,未通过军事考核者,同样没收田地;十年未练出内力,处罚依旧。

此为参军授田制,即日颁发,全府实行,不得有误。”

这项政令刚一颁布,百姓哗然。

当然,主要是府南四县的百姓哗然。

北边五县的百姓,才刚刚垦荒分田完毕,对于参军入伍的事情,都有所耳闻,心里早有预期。唯有府南之地,除了一批人被征为了乡勇外,还有大半成年男子没有缴纳血税。

这些人甚至还嘲讽过那些乡勇,觉得他们倒霉,要去当兵,才能保住家中田亩。

可现在没得意两年,自己也要当兵了。

面对这种遭遇,还引得许多此前不当兵的人,心中抵触。

然而对于这些人,各地县衙得了陆云的授意,直接强硬镇压。

老实从军还好,能保住家中田地。

但凡敢闹事,或者逃脱兵役的,直接抓捕,送去垦荒队,从今以后就去服苦役吧。

至于那些残疾男子,因公负伤的,福利不受影响,依旧能保住田地。

那些本来就身有残疾者,数量不多,毕竟都是流民,在逃亡的恶劣环境下,身体不好的人根本活不下去。

全部加起来,也就寥寥百余个。

这些人,家人愿养的,都可以留在家里面。

不愿意养的,陆云也示意各县的福利院接收,给他们安排点简单活计,总能混上一口饭吃。毕竞都是宝贵的人口资源,能够产出气运,他是不会让人随便死去的。

在颁布了参军授田制后,面对官府的强硬,虽有些许波折,但府南四县剩余的成年男丁,还是老实的选择了从军。

从这些人中,陆云又挑选出了一万两千乡勇,并将他们尽数编入兵籍。

他又开始对那些孩童,以及妇女,同样进行筛选。

既然在日南府那边,已经实施了武学院以及女营之制,那么东江府作为核心老巢,自然不可能落下。在练武这方面,只要武功能达到三流以上,那么男女并不会有多大差距。

孩童方面,从小培养,更是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对方天资。

那些深黑命格以下资质者,陆云可以不去多做理会。

反正这些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