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五十七章
商承琢昏沉沉地倒在沙发里,额发被冷汗濡湿,贴在皮肤上。高烧带来的潮红尚未完全褪去,衬得他平日里冷硬的线条柔和了不少,却也透出一种易碎的脆弱感。
他睡得极不安稳,眉心紧蹙,呼吸时而急促,时而沉滞,仿佛陷在什么挣脱不出的梦魇里。
瞿颂没有立刻离开,她去探了探商承琢额头的温度,依旧烫手。她把退烧药和水放在触手可及的茶几上,然后,在沙发旁边的单人扶手椅上坐了下来。
房间里依旧只是只开了一盏落地灯,昏黄的光线切割出大片的阴影,将商承琢笼罩其中,昏黄的光线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将那些过于锐利的线条模糊了几分。
瞿颂双臂环抱,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沉静地落在他的脸上。记忆不期然地飘回某个夜晚。
当晚应酬喝多了,胃里难受只想蜷缩在沙发里,意识模糊间,似乎感觉到商承琢就坐在旁边,也是这样沉默地看着她。那时她头脑昏沉,无力去分辨他那长久凝视里包含了什么,只觉得那目光如有实质,沉甸甸地压在她紧闭的眼皮上,让她莫名烦躁。一个人呆坐在那里,看着一个沉睡不愿理会自己的人时,心里究竞在琢磨些什么呢?
今夜,场景转换,角色对调。
她坐在这里,看着因高烧而失去平日攻击性显得异常安静的商承琢,忽然间好像触摸到了那么一点点,那天晚上商承琢坐在那里时的心境。那或许并非那种情人之间温情脉脉的守护,而更像是一种无声的确认,一种在对方毫无反抗能力时,才能得以进行的近乎贪婪的审视。确认这个在清醒时与自己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人,此刻是真实地处于自己的领域之内卸下了所有攻击性,可以被目光细细描摹,也可以被轻易触碰探寻两个人都清醒时,他们的交谈常常剑拔弩张,像是两头互不相让的困兽。偶尔,或许是因为疲惫,或许是一方难得的退让,能找到一个看似平和的话题切入点,可那平和往往脆弱得不堪一击。心底对彼此难言的怨怼,像暗涌的岩浆,总会在某个时刻寻到缝隙喷薄而出,将好不容易维持住的假象烧得干干净净。他们之间横着一把很钝的锯子,各执一端,反复拉扯。顾不上谁对谁错,也顾不上那拉扯带来的反复伤痛,只是奋力近乎本能地,想要将这一段关系、这一场较量,拉扯到自己这一边,恨不得从对方身上宛下肉来,证明自己才是被亏欠、被伤害的那一个。至于真相如何,谁对谁错,在那激烈的对抗中早已模糊不清,只剩下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执念。
瞿颂的目光细细描摹着商承琢的眉眼,单从皮相上看,商承琢生得极好。只是他的好看,带着一种天生的忧郁和阴鸷,眉眼深邃,眼窝微陷,那双眼很少有明显的笑意,像两潭深秋的静水。望进去,看不见少年人常有的灼灼逼人的火焰,也鲜少能寻到流转飞扬的光彩,更多时候,是一种几乎带着凉意的沉静,像是暮色四合时,山间最后一片尚未被黑暗完全吞没的湖泊,幽邃得让人心生警惕。眸色偏于沉郁,但并非纯粹的墨黑,倒像是远山的岱青,在光线不明时,几乎与瞳孔融为一体。
当他静静地看向谁时,那目光失去了平日的攻击性,却仿佛一片极轻的、带着凉意的羽毛,无声无息地落下,能让人不由自主地也跟着安静下来,甚至生出一点无端的怜悯。
瞿颂看了一会儿,有些烦躁地移开视线,转头望向窗外浓重的夜色。上海的冬夜湿冷入骨。
窗外是城市永不熄灭的光亮,映得天空泛着一种不自然的橘红色。然而,就在这片光污染中,毫无征兆地,竞然开始有细小的、白色的颗粒稀疏地飘落下来。
下雪了。
上海不常落雪,尤其是这样毫无征兆的雪。雪花很小,在夜风中飘摇,尚未触及地面便似乎要融化在温暖的空气里,但它们确实存在着,无声地装点着窗外冰冷的玻璃。瞿颂看着那稀稀落落的雪,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平衡感,尖锐得让她自己都怔了一下。
凭什么?
一起经历了那些几乎将彼此都打碎的事情之后,商承琢看上去似乎总能更快地把自己抽离出去,继续他杀伐决断的生活。而她呢?
那么多漫长的夜晚,辗转反侧,睡一个好觉都成了奢侈,自苦一样用心力浇灌那巨树。
这种不平衡感让她放在膝上的手微微蜷缩,指尖无意识地在柔软的布料上刮擦。
她的视线不由自主地从商承琢的眉眼,滑落到他因为呼吸微微起伏的脖颈。极其复杂的情绪在胸腔里翻涌,旧怨、不甘、怨怼,齐齐翻涌起来。手仿佛有自己的意志般,缓缓抬起,悬停在上方。就在这时,商承琢的呼吸骤然变得急促起来,喉间发出模糊的呓语,身体也微微挣动,似乎陷入了更深的梦境漩涡。梦境是混乱又黏稠。
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氤氲热气的浴室,视野朦胧,空气湿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大脑因为缺氧而昏沉,看不清眼前人的脸,只能感受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贴近。
她引着他,哄着他,走到布满水汽的镜子前。心跳如擂鼓,呼吸变得急促,空气里弥漫着暖昧不清的气息,比水蒸气更让人窒息。
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