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不相认
大
装修仿古的屋子里,一水的红木家居。
造型古典雅致的红木书桌,榫卯结构纹理细腻,雪白的宣纸铺于桌面上,文房用具摆在顺手之处。
桌前坐着一位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专心致志地下笔。不多会儿,纸上一笔一划地浮现一个慕字,看上去工整有余,笔力不足。最后一点收尾后,小姑娘将笔搁在青釉玉的笔架上,略显羞涩地看向身旁的家人,小声说了一句“写好了。”
“不是说写你哥的名字,怎么就写了一个姓?"女子温柔的声音响起。与女子站在一处的,是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男子忽地笑出声来,道:“倒确实是写好了,当真是何以留……
何以留白四个字,每一个字都像是穿越时空的惊雷,一下一下地炸响在沈青绿的耳边。
她仿佛听到自己血管里的流血声,如那奔腾的海,也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似那大山在呐喊。
山呼海啸之间,她恍惚见到曾经的家人。
“不知是何人要寻友,可有人对上?”
明明是她自己在说话,却不像是从她口中而出,那么的遥远,那么的平静,与她此时的心境完全不同。
“这上联是从京外传来的,应不是京中之人,前几日好似听说被人对上,也不知真假。"顾如许不知她情绪的波澜起伏,微微一笑,“那些个文人雅士,惯会用些别出心裁的法子博得名声。”
她装作惊奇懵懂的样子,“还能这样?”
顾如许以为她不懂,心道这孩子纵是聪慧过人,但对外面的事知道还是太少,当下借着机会,拆开来揉碎,说了好些京中的事。东临城文人墨客颇多,有得意者,也有失意者,那些人三不五时办个诗会,或以踏春赏花之名,或以斗诗辩论之故。有时在京郊,有时在京中,而京中最负盛名的文人聚集之处,当属鹿鸣山庄。鹿鸣山庄有一面墙,名为文昌壁,上面记载着斗诗会的魁首之作,还有一些精妙的对联。
而那何以留白的上联,已在鹿鸣山庄的文昌壁上达近十年之久。十年时光,真的是寻友吗?
会不会是寻亲?
一夜漫漫,她的心潮澎湃无人能知,她的辗转难眠更没有人看到。天明之后的第一缕晨光照在她脸上时,她还以为自己回到上辈子,好似下一瞬就有人推门进来,轻声地唤她“阿朱。”她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与期盼,同顾如许说自己想去鹿鸣山庄看看时,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顾如许自是不会反对,还告诉她鹿鸣山庄景致极好,每月逢九会开门,以供百姓赏景,而今日正好逢九。
山庄所处的位置,在东临城的西南角,甚是幽静。从门头来看并不显眼,唯有那鹿鸣二字龙飞凤舞,彰显出别具一格的存在。一进到里面,视野豁然开朗,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混着春日里的青草香,还有早开的桃花香。
三三两两的人散落着,有文人书生,年轻的姑娘,还有看上去衣着普通的百姓。
夏蝉去问路,得知那文昌壁所在的方位。
一路走去,沈青绿越发觉得熟悉,并非是因为景致,也非赏景之人,而是这种情形,俨然像是后世的公园。
那文昌壁位于山庄的中心之处,上面果真如顾如许说的那般记载着很多的诗,诗下都有署名来历。
她先是大致扫一眼,然后细细找去,并未找到何以留白的四字上联。一问也在壁下欣赏诗文的书生,书生被她面纱之外那黑玉般的眸子一看,瞬间脸红耳赤,不敢与之对视。
“小生上回来那上联还在……听说是有人对上,出联之人心愿已成,故而将主动要求将那上联抹去。”
“那公子可知出联之人姓甚名谁,那下联又是什么?”书生摇头,说自己不知。
不远处传来女子说笑声,渐渐走近,然后戛然而止。那几双眼睛齐齐看向文昌壁下的沈青绿,或是惊艳,或是嫉妒,或是恼恨。石榴红的裙,在春日之下流光溢彩,如锦绣堆成的水,流转间全是富贵繁复,与那发间的步摇相映成辉,极尽的华美。当她转身时,那面纱之外的眉眼艳光四射,额间的梨花钿更是锦上添花,一时无数惊叹声。
“这是哪家的姑娘?生得可真好看,我以前怎未见过?“有人下意识问道。旁边的人轻咳一声,拼命使着眼色,那人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找补,“还戴着面纱呢,想来是有不尽人意之处,不愿以真目示人,这红衣穿在她身上,怎么看着别扭得很。”
那不别扭的是谁呢?
当然是一众粉衣绿衫间的唯一一抹红,庄兰漪。更巧的是,庄兰漪今日的发式同沈青绿相似,也戴着一支步摇。她自是认出沈青绿,眼中妒火中烧。
“这还真是巧啊,没想到能在这遇上沈姑娘。”沈姑娘三字一出,众人皆惊。
“这位姑娘就是那个真的…”
“就是她!”
说这话的人是江鑫月。
江鑫月昨天才吃了瘪,没占到上风不说,事后还被江映水好好教训一番,说她实在是不应该,不应该在侯府寻死觅活。若是传扬出去,丢的不止她一个人的脸,还关乎整个江家的面子。更让她不能接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