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豪问了问地皮清单,这些地块大多位于市中心临海的黄金地段,适合开发高端住宅或写字楼,价值很高,只是面积稍小一些。
在香港地产商中,除了置地和太古,和记黄埔的土地储备已经相当可观。
更重要的是,黄埔还拥有三幅大型地皮一那是集团的宝贵资产。如果全部完成土地用途变更,黄埔的土地储备将位居行业前列。
陈耀豪暗自估算,按照目前的开发进度,除了黄埔船厂地块外,所有土地可以在五年内开发完毕。目前正值香港房地产市场的上升期,只要开发得当,盈利不是问题。加之未来肯定还会收购新的地块,他最终点头同意了开发计划。
“现有的土地储备就按照既定计划推进。另外,和记黄埔账面上目前有多少资金?”
“陈生,包括均益大厦和赛西湖的回款,账上现金共有4亿港币。扣除还款和分红部分,可动用资金约为2.6亿港币。”
“好,这2.6亿港币中,你预留1亿港币给我备用。剩下的1.6亿港币,按照计划投入到物业开发中。”梁宏回答道。
“好的,陈生。”
梁宏知道,老板既然特意留下这笔资金,必定又有了新的谋划。
“关于地块公司即将招标车站上盖物业发展权的消息,现在全港的媒体都已经炒得沸沸扬扬。”陈耀豪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说道:“从各方面的消息来看,招标日期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是一个商业项目,更是我们在香港地产界立稳脚跟的关键一战。”
他缓缓直起身,双手撑在办公桌上,语气坚决道:“这是我们证明实力、扩大影响、重塑行业格局的绝佳机会。在这样的机遇面前,犹豫就是失败,谨慎就是怯懦。”
祝文宇微微侧身,看向坐在对面的梁宏,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陈生的意思是我们也要参与这个项目的投标?”祝文宇谨慎地开口问道。
“不是“也要’。”陈耀豪斩钉截铁地打断,右手重重地拍在桌面上,震得咖啡杯微微颤动,说道:“是“必须拿下’。这不仅仅是一次投标,更是一场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只能有一个结果一一胜利。”
陈耀豪踱步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继续说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我们制定投标策略之前,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一个问题:地铁公司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不是他们嘴上说的,不是招标文件上写的,而是他们内心深处最迫切的需求。”
梁宏与祝文宇再次对视,两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困惑和思考。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指核心。“也许 .”祝文宇声音略显迟疑,说道:“是哪家给的利润分成更多,就选哪家?毕竞商业项目的本质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陈耀豪转过身来,嘴角浮现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说道:“这个想法很合理,但不够深刻。”他走回会议桌首座,却没有坐下,而是站着说道:“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关键信息:香港地铁公司虽然是政府公办企业,但除了少数政策优惠外,它的资金、建设、运营统统要按照商业规则运作。特别是土地,需要真金白银地向政府购买。”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信息让他们消化一下,才继续说道:“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他们现在最缺的不是远景分成,不是未来收益,而是实实在在的现金流。
工程要推进、材料要采购、工人要发工资所有这些都需要现金,而且是立即就能动用的现金。”陈耀豪的目光变得越发锐利:“你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们是地铁公司的总裁,愿不愿意等上一年半载才收到期房销售款?甚至慢慢收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们等不起,也拖不起。”梁宏恍然大悟,身体不自觉地前倾:“所以这意味着,传统的合作模式根本不适用?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立即提供大量现金的合作方案?”
“正是如此!”陈耀豪的声音中带着丝兴奋劲,说道:“他们需要的合作模式必须以出售为主,而且要提前支付巨额现金。这才是打动他们的关键。”
陈耀豪顿了顿,继续道:“目前地铁公司目前尚未正式发布招标公告,这正是我们的机会窗口。在年底之前,公司账上必须备足五亿港币现金流。没有这个数,我们连参与竞争的资格都没有。”梁宏立即回应道:“那我建议双管齐下:今年所售楼盘资金,全部储备起来,目标集资两亿港币;同时向汇丰、恒生等银行申请两亿额度的承诺贷款额度。”
他进一步解释道:“承诺贷款可以让我们在需要时随时提款,利息按实际动用日计算,是最适合这种突发性大额资金需求的金融工具。”
祝文宇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考虑动用部分公司债券额度,再加上现有账上流动资金,凑足五亿应该问题不大。“
“就这么办。”陈耀豪满意地点点头,但眼神依然严肃:“我要你们立即行动起来,资金筹措工作必须在一个月内初见成效,三个月内全部到位。”
这次和记黄埔年中派息,陈耀豪也是为了这次打新股。
只是不知道股民们怎么想,前脚派息,后脚就打新股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