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162章 中环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中环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准备(1 / 4)

1976年12月30日,香江风和日丽。

维港中心。

维港投资办公室内,氛围庄重而从容。

年度财务报表已呈送至陈耀豪手中。

他缓缓翻阅,目光沉静一毫无疑问,这又是硕果累累的一年。

1976年度,和记黄埔实现纯利1.2亿港币。

虽账面数字不算惊人,但这背后实则是集团正处于高速扩张期:多个大型地产项目仍在开发中,尚未进入销售回款阶段。

陈耀豪心中有数,待这些项目陆续竣工推出,明年和记黄埔的盈利极有可能跃居全港企业前五。在这一世的商海棋局中,长江公司已然不构成真正威胁。

失去了赛西湖、华人行等关键资产,再加之与和记黄埔在物业开发上的正面竞争,长江公司的实力预计已削弱三成以上。

同样的资本投入,落在不同项目上,带来的利润与社会影响力截然不同。

陈耀豪目光更远,若接下来中环站与金钟站上盖物业发展权再由和记黄埔夺得,长江实业未来的发展天花板,恐怕将明显低于新鸿基、新世界,至多与恒基、恒隆位列同一梯队。

目前,陈耀豪构筑的商业体系已初具巨擎形态:

维港投资作为核心控股平台,持有52%和记黄埔股权、60%中华娱乐股权。

并全资拥有荣耀科技、红牛饮料、雷霆安保及友谊巴士公司,同时参股中华煤气;

和记黄埔作为上市旗舰,旗下囊括屈臣氏、黄埔集团、国际码头、联合企业、百佳超市、7-11便利店、均益仓等数十家企业,业务横跨零售、地产、港口及仓储物流;

中华娱乐则全资持有金公主院线、朝阳报业、京华鲍鱼酒楼及娱乐行大厦,深入文娱、传媒与高端餐饮领域。

不仅如此,通过层层持股与子公司、孙公司(如航运企业、产业园区运营、五星物业等),维港投资实际掌控企业逾百家,其商业脉络已渗透至香港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截至年末,和记黄埔总市值达18亿港币,位列全港前十位;中华娱乐市值3亿港币,排名全港前100位。若再计入非上市资产一一如处于高速成长期的荣耀科技与红牛饮料,陈耀豪的个人身价已隐然具首富之姿。

1977年1月1日,元旦的香港中环街头洋溢着节日的氛围,霓虹闪烁,人流如织。

陈耀豪偏爱中环的摩登与便利,此时的他尚不太愿意踏足尖沙咀。

海港城与新世界中心还在脚手架间生长,尖东更是填海新生的土地,远未显露出日后“黄金一英里”的璀璨模样。

陈耀豪偶尔会想,等将来拿下九龙仓,亲手重塑尖沙咀的商业版图,或许便会常带心爱之人去那里,看街景、享时光。

这日,他与李宜敏在中环并肩而行。

二人衣着考究、气场卓然,路上不少路人投来好奇目光,却只远远打量,眼底藏着钦羡,无人上前叨扰一路上陈耀豪,比李宜敏更偏爱奢侈之物。

路过一家气派的伯爵表专卖店时,陈耀豪脚步未顿,径直推门而入。

经验老到的门店经理一眼辨出二人身份不凡,立刻迎上前,恭敬地引他们到贵宾区落座,又迅速示意店员取出数款珍藏腕表,供二人细细品鉴。

李宜敏抬起纤白手腕,在陈耀豪眼前轻轻一转,腕间百达翡丽钻表折射出细碎光芒。

她带着狡黠笑意,语气里藏着调侃道:“老爷,你看我这双手好看吗?”

她这话里藏着小心思,是想让他瞧见自己腕上那只他送的、价值三十万港币的钻表。

陈耀豪怎会不懂她的心思?

他瞥了她一眼,故意逗她道:“有我送你的这只钻石手表好看吗?”

原是想夸表,李宜敏却嘟起嘴,带着娇嗔抱怨:“你的意思是,我的手还不如表好看喽?”见她似嗔非嗔、眼底藏笑,陈耀豪顺势接话,笑着说:“那不如今天,你也送我一只?”

李宜敏眼睛一亮,立刻应下道:“好啊!我来买单!”

语气里带着几分小豪气,陈耀豪平日给她的零用钱,早已存下超百万港币,这数字在外人听来,几乎是天文般的存在。

没多久,经理亲自端来几只丝绒表盒,一名女店员半跪到陈耀豪身侧,轻轻掀开表盖。

经理在一旁恭敬讲解,当一款伯爵奥拉表映入眼帘时,陈耀豪的目光瞬间被牢牢吸引。

“这款表的表壳,是用18K黄打造的。”经理语气郑重的介绍道:“还镶嵌了58克拉完美切工的钻石,售价58万港币。”

陈耀豪微微颔首,神色里满是满意。

李宜敏脸上仍挂着甜笑,眼底却悄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痛。

最终,还是陈耀豪拿出支票本付了账,却仍笑着打趣道:“说好是你送我的,这钱可得从你零用里扣。走出表行,李宜敏终于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真的好贵啊……”

陈耀豪朗声大笑,伸手揽住她的肩说道:“幸好没遇到几百万的表,不然真要让你「破产’了。”他太了解她了。她不是舍不得为自己花钱,只是自幼在孤儿院长大的经历,让她对“价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