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敏感。几千港币的衣裙首饰,她能欣然收下;可一旦消费超过万元,她总会犹豫再三。
那不是计较,只是一种尚未完全褪去的、对数字的谨慎心态。
“几百万港币的表?”李宜敏睁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说道:“哪有人会买那么贵的表啊!”“会有的。”陈耀豪望向远处林立的高楼,语气笃定,带着对未来的笃定,“将来啊,什么都有可能。”
话音刚落,他转而一笑,牵起她的手,说道:“走,去下一家。说好的,今天你买单。”
傍晚时分,别墅餐厅内灯光柔和,长桌上摆着几道清淡而精致的菜肴。
因李宜敏怀有第二胎,白日里两人并未过多外出,此刻对坐用餐,气氛宁静温馨。
陈耀豪放下银筷,语气温和却认真地说道:“阿敏,我在想,或许你可以试着参与一些慈善事业。比如去看看孤儿院的孩子,也多走出去结识些朋友。这样既能帮到人,也能让你有些事做,见见世面。”
他今天格外意识到,不愿让她只做被呵护于笼中的金丝雀。她应当有更宽阔的天地。
李宜敏闻言微微一怔,眼神中掠过一丝复杂之色,像是被勾起某些回忆。
她沉默片刻,才轻声回应道:“我也不是没想过做点事情……只是若真要经营事业,我怕照顾不好孩子。
你平日那么忙,家里总要有人多费心。”
她稍作停顿,语气转为明朗了些,继续说道:“不过若是慈善,我倒很愿意。能回馈社会,也觉得有意义。”
陈耀豪暗暗点头。她始终以家庭为重,这份责任感或许正源于她自己在孤儿院长大的经历一一她比谁都更懂得家的珍贵。
他想起前世一些豪门案例,譬如李兆基与前妻刘慧娟就因事业与家庭的失衡最终分离。他不愿重蹈这样的覆辙。
于是他温声说道:“你放心,我让你做慈善,不是要你变成女强人。
我们会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处理具体事务,你主要以捐赠人和社会代表的身份参与,不必事事亲力亲为。
家庭为主,事业为辅一一这是我们共同的底线。你只需做你力所能及、心之所向的事。其他的,交给团队。”
李宜敏目光柔软下来,终于露出安心的笑容,点了点头。
1977年1月。
香港地铁公司于月初正式公告,对中环邮政总局原址的地铁车站上盖物业发展项目公开招标,截止日期定在4月1日。
消息如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全港地产圈激起千层浪,所有巨头都清楚,这是抢占中环核心地段的黄金机遇。
深夜,深水湾别墅区万籁俱寂,唯有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隐约传来。陈耀豪身着深色羊毛大衣,在自家花园的石板路上独自踱步。
他全然无心欣赏这份静谧,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钢笔,脑海中全是招标项目的细节。
“这一仗,绝不能输。”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向中环方向的夜空,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太清楚这个项目的分量了。香港地铁工程是开埠以来最浩大的公共工程,整个计划耗时八年,总耗资约205亿港币。
首期工程从九龙观塘出发,穿越海底隧道直抵港岛中环,全长15.6公里,设15个车站,单是这一段就需耗资约56亿港币。
地铁公司正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即便有港府担保的银行贷款和证券市场集资兜底,与地产商合作开发上盖物业,仍是填补资金缺口的关键。
而中环站与金钟站,更是这条地铁线上的“黄金双站”。
中环站作为首期工程的终点,稳稳扎根在全港最繁华的银行区,周边高楼林立,汇聚着全球金融机构。金钟站不仅是过海首站,更是东支线的中转枢纽,步行可达政府合署、最高法院,政务与商业资源在此交汇。
这样的地段,发展潜力深不可测,每一家地产商都垂涎欲滴。
对陈耀豪来说,这远不止是一笔生意,更是和记黄埔扭转局面的关键,也是彻底树立品牌的好机会。“豪哥,夜深了,风大,要不要回屋喝杯热茶?”李宜敏轻手轻脚地走到花园门口,压低声音问道。陈耀豪缓缓摇头,抬手示意她退下:“不必了,阿敏,你先回去休息,我静静。”
李宜敏点点头,默默转身离开,只留下陈耀豪继续在月光下沉思。
他的思绪,不知不觉飘到了竞争对手身上。
置地公司在中环的根基太深了,光是摩天大厦就有十几座,说是“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而长江公司虽然近几年规模不如从前,但掌门人李家成的商业智慧谁也不敢轻视,此人眼光毒辣,手段沉稳,向来擅长在关键时刻出奇招。
“前世长江公司能拿下这个项目,必定有其过人之处。”陈耀豪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模糊的记忆碎片片刻后,他猛地睁开眼,三条关键策略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翌日上午。
维港中心。
和记黄埔总部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长条会议桌旁,高管们个个神色严肃,面前摊着地铁招标的资料,却没人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