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五三书院>都市言情>港岛:从九龙城寨收租到大亨> 第162章 中环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准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章 中环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准备(3 / 4)

说话。

陈耀豪推门而入,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开门见山:

“诸位,不用我多说,地铁中环站和金钟站上盖物业的招标,将是我们和记黄埔今年最重要的战役,只许胜,不许败。”

话音刚落,梁宏经理立刻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陈生,据我昨晚收到的消息,置地公司已经在行业内放出风声,说这次项目他们势在必得。您也知道,置地在中区经营多年,不管是人脉还是资源,优势都太明显了。”

“正因为置地优势大,我们才要出奇制胜,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陈耀豪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转向负责兆兴置业的祝文宇,说道:“祝经理,项目的设计方案准备得如何了?可以跟大家说说。”

祝文宇立刻站起身,将一卷设计图纸在会议桌上展开,指着上面的布局解释道:

“陈生,各位同事,我们初步计划将中环和金钟两个地块,都设计成顶级商业综合体。

其中,中环地块以高端写字楼为主,搭配一层精品商铺;

金钟地块则侧重商务配套,除了写字楼,还会规划小型会议中心和空中花园。

按照原计划,这两个项目的物业会保留30%用于长期收租,剩下的70%对外出售。”

“保留收租物业?”陈耀豪立刻皱起眉头,说道:“祝经理,这个方案是不是太保守了?

而且据我所知,地铁公司现在最缺的是现金流,他们未必愿意等长期收租的收益。

地铁公司的核心需求,就是快速回笼资金。

所以,我们要改改方案,两个地块的物业,全部用于出售,一套不留。”

“全部出售?”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梁宏忍不住追问:“陈生,这样一来,我们就少了长期稳定的租金收益,以及物业升值带来的利润,风险会不会太大了?”

“风险大,回报更大。”陈耀豪站起身,走到图纸前,指着两个地块的位置说:

“除了全部出售,我还决定,由和记黄埔全额垫付两个项目的建筑费用,不用地铁公司出一分钱。最重要的是,在利润分成上,我们让一步一地铁公司占53%,我们拿47%。”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彻底安静了,梁宏和祝文宇都惊呆了。

祝文宇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发颤:“陈生,这个条件是不是太优厚了?

先不说垫付建筑费用要占用多少资金,单是53%的利润分成,我们几乎没什么赚头了啊!”“眼光要放长远。”陈耀豪的语气坚定而沉稳,说道:“我们这次抢的不是短期利润,是打入中区心脏的入场券。

置地在中环垄断多年,我们要是能从他们手里把这个项目抢过来,不仅能提升和记黄埔的声誉。还能在中区建立起自己的资源网络,这份战略价值,远超过几个点的利润分成。”

梁宏恍然大悟,忍不住点头:“陈生说得对!这样一来,地铁公司根本没有理由拒绝我们。置地虽然实力强,但他们肯定舍不得拿出这么优厚的条件,长江公司也未必有魄力全额垫付建筑费用。”

“没错。”陈耀豪回到主位坐下,目光再次扫过全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所以,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我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梁经理,你负责紧盯地铁公司的动向,随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变化,还有置地和长江实业的动态,有任何消息立刻向我汇报。”

“明白!”梁宏立刻点头。

“祝经理,你重新调整设计方案,突出“快速交付、全额出售’的优势,明天把修改后的方案给我过目。”陈耀豪继续安排。

“好的,陈生。”祝文宇连忙记下。

“公司现在的财务状况如何?”陈耀豪问道。

梁宏翻开报表,流畅地汇报:“陈生,目前账上主要有几笔大资金:

之前出售和记国际留下了2.6亿港币的现金储备;赛西湖项目已全部售罄,扣除建设成本,实现盈利1.7亿港币。

此外,支付尖东地皮款项2.1亿港币之后,我们仍持有流动资金2.2亿港币。银行方面也已有3亿港币的信贷额度。”

陈耀豪微微皱眉,追问道:“我记得这些资金中,有一部分原计划是要投入新地产项目开发的,怎么全部转为储备了?”

祝文宇接过话,解释道:“是的陈生,去年启动的新项目,我们全部使用了银行贷款支撑,原有资金因此得以保存,以备关键时机调用。”

“那么,目前和记黄埔的银行贷款总额是多少?”陈耀豪继续问。

“若此次动用这3亿信贷,”梁宏谨慎地说道:“总负债将会达到8亿港币。”

陈耀豪轻轻叹了口气。和记黄埔刚刚通过资产出售缓解了财务压力,日子才稍微宽裕一些,如今似乎又陷入了高负债的循环。

更何况,今年还有更大的规划亟待推进一即便有汇丰银行的支持,贷款总额恐怕也将突破十亿大关。“今年预计能回笼多少资金?”他沉吟片刻后问道。

“兆兴新屯和均益大厦是分期开发,资金回流较慢;尖东的商业大厦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