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2 章(2 / 4)

省来的吧?可以回北省,在这里勾选一下北省。”等她填好,方建宏笑道:“南书同志,提前祝贺你,省委可不是那么好进的。"前些天他还和卢东樾说,知青回城不容易,没想到李南书这么快就要调走了。

“谢谢方秘书。“从方秘书办公室出来,李南书还有些恍惚,她能回江城了?天上掉下的馅饼,终于砸中了她一回?

她不用等明年,不用考虑去参军了?

她可以回江城,和爸妈哥姐团聚了!

她迫不及待地就跑去邮局给家里打电话,那边却半晌没有人接,她想起来爸妈出差,在她家帮工的汪姐可能回家去了。这么会儿,她稍微冷静了一点,最终通知还没有下来,万一闹了乌龙,家里跟也会跟着她伤心,还不如等通知下来再说。从邮局回宿舍的路上,李南书觉得自己好像怀揣着一个了不得的秘密,迫不及待地想要炫耀,可是不能说,直到看到孙姐,她才悄声道:“孙姐,我能回江城了。”

“哪个单位?”

“省委调研室。”

孙逸宁也有些意外,“祝贺,祝贺,你这一跳,可比我想的还要高,还要远。”

李南书捂着胸口,有些呢喃地道:“孙姐,我都觉得自己在做梦一样,这种好事能轮得上我?”

孙逸宁不赞同地道:“怎么就不能轮上你?你走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问心无愧,就是轮也该轮到你了。”

“谢谢孙姐!”

这一晚,李南书兴奋得翻来覆去,没有睡着,觉得自己这几年的苦都没有白吃,那些经历的惊惧、担忧、痛苦、茫然都不算什么了,以往的每一步都没有白走,她成了几千万知青里的幸运儿!

她清楚地意识到,她的人生迎来了新的机遇。她睡不着,干脆就爬起来给陈树深写信。说了几句抽调的事,末了道:“陈树深,我离开江城已经五年了,实话和你说,我挺想家的,但是一直不敢说,怕爸妈担心,怕哥姐愧疚。

别人都想着法子回城,我也不敢乱动脑筋,怕影响了家里。上次你走之前,和我说的话,让我想了很多,我不可能一辈子待在乡下,我本来想着采取迂回政策,比如说去参军,看能不能分到江城去。我想,袁姨摘帽子是迟早的事,你是跟着袁姨去的平江市,袁姨要是回去,你大概也会想法子调回去,你脑子那么好使,肯定不止一个拖拉机厂想要你没想到这回,我比你们都早一步回到江城……信写好以后,李南书微微红了脸,但是又觉得,陈树深已经朝她迈了一大步,她也应该超前走一步。

第二天一早,她就把信寄了出去。然后盘算着,要在这最后一个月,在渔县做些什么?

她很快就理好了计划,要多了解政策,特别这几年农业学大寨火热得很,可以找报纸看看。

她成了方秘书那的常客,不是借报纸,就是问问题,有时候也帮方建宏处理一些文字工作。

没一周,方建宏叹道:“南书同志,再这么下去,我都不想你走了,你给我搭个手算了。”

“那可不行,方秘书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方建宏笑道:“行,行,行,我就开玩笑,你这调到省委去,以后可比我有前途,我可不敢留你。”

正说着,电话铃响,方建宏忙接了起来,“好,好,我马上通知。”等挂了电话,就和李南书道:“南书,革委会组织部那边打电话来,说你的政审材料里,少了一份北山大队出具的鉴定材料,今天得补上。”李南书非常无语,“方秘书这都已经下午两点了。“三个小时,她要怎么跑?县里去公社的车一天两趟,下午得到四点呢!方建宏也有些发急,“没有办法,那边说材料明天就得寄走了,说可以等你到五点半,你骑我的自行车回去吧,应该来得及。“又叮嘱她道:“除了生产大队,还要加盖公社党委的章。”

李南书也知道不是问责的时候,借了方秘书的自行车,顶着大太阳骑回了生产大队,直接去找许会计。

许会计一听原委,当下就给她写了一份鉴定材料,加盖了大队的公章。李南书回知青点灌了一壶水,骆一勤看到她急慌慌的,满身是汗,听她说了几句,就道:“我骑车带你吧,这么大的太阳,你来回跑,别热中暑了。从公社去县城的路,有二十多里,都是上坡路,就是他们男同志,怕也得骑一个小时。

徐永兰给她塞了一包桃酥,“真要命,这么热的天。”黎琼玉想了想道:“我也跟着去看看吧,我对县城熟点,要是有什么事,咱们人多点,总没错。革委会的人做事怎么这么不靠谱,要是今天你不在县城,不知道消息怎么办呢?“说着,去老乡家里借了一辆自行车,跟在南书后面。等到了公社,黄书记仔细看了下材料,又问了几句情况,听说这次是各省省委抽调,有些惊讶地道:“这消息也就到了县里,我们公社可一点都不知道,南书,你这回真是运气好,刚好被抽调去县里了。”言下之意,要是在公社,定然是轮不到她的。李南书忙道:“得谢谢黄书记给我这次机会。”黄书记摆摆手,“是你自己努力,快去吧,别误了时辰。”李南书也没和他客套,赶紧走了。

他们几个匆匆地来,匆匆地走,杨书记看到了,走过来问道:“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