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5 章(1 / 4)

第35章第35章

平江市。

陈树深从实验室出来,吴启源和他道:“树深,这次喷油泵试验台的研制,我感觉难度不小!”

陈树深点头,“是有些难度,咱们先摸索看看。"国内目前试制的,性能、质量都不过关。

吴启源又问道:“过两天就要去江城调研,你和那位女同志说了没?”“说了。”

吴启源又试探着问道:“乔同志那边,我们要不要也去看看?就在江城科技大学。”

陈树深直接拒绝道:“吴哥,我和乔同志不是很熟,怕是不便去叨扰。““这怎么能说是叨扰呢,人家怕是可盼着你去了,算了算了,到时候再说,哎,你家就是江城的,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你应该知道?到时可得尽尽地主之谊啊!”

陈树深笑着应下。

出差之前,陈树深请了半天假,去郊区农场看望妈妈,袁梅正割了猪草回来,看到儿子,有些嫌弃地道:“今天又不是周末,怎么跑过来了?”“妈,我明天要去江城调研,来问下你,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的?”袁梅愣了下,“江城?明天就走吗?”

“嗯,单位让我参加喷油泵试验台的研制,江城那边先前研制过,没有成功,我们去看看学习一下,这一次去,至少半个月的时间.……”袁梅静静地听儿子说着,忽然问道:“南书回江城没?”“前几天来信说,已经报到了,现在是一名25级的干部了。”袁梅点头,“树深,你这次回去,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留在江城,”见儿子要说话,摆了摆手道:“别管我,你们年轻人有你们年轻人的前程要奔,我也有我的前程要奔。”

陈树深见妈妈并没有什么颓丧的情绪,应道:“好,妈,我问问看。”袁梅又叮嘱道:“你爸现在是一心沉浸在温柔乡里,什么规矩原则,都有些不看在眼里,你要是遇到了,也没必要硬犟,中了人家的圈套。”“妈,我不会和那边有交集的。”

袁梅笑笑,没有再说,另起了话题道:“替我祝贺南书。”“好!”

把儿子送到了农场门口,袁梅才往回走,心里想着,自己也要加快进度了,让他儿子这棵铁树开花可不是容易的事,要是俩人再因为什么距离、家庭问题错过了,她心里可没法过去这个坎。

8月2日,陈树深、吴启源和技术科的几位老师傅,坐上了前往江城的火车,这是五年之后,他第二次回江城,上一次是去找信,这一次是去找信的主人了。

大大

李南书这边,第二天早早地就和左纪云到了办公室,打热水、擦桌子、拖地,辛克敏来的也算早,看她们俩个在干活,笑道:“咱们以后轮流打扫,你俩要是来得早些,可以把以往的报纸看下…”想了一下道:“你们先看看报纸吧,我去找找以前的领导讲话稿,给你们先学习下。”

俩人忙道谢。

刘守城、张恩有来的时候,看她们在看报纸,也纷纷来讨要,几个人一时就中`央《启光日报》上一篇《没见过的大旱,没见过的大干》讨论了起来。这篇文章主要讲述山省西阳县大寨今年抗旱的事,文章中写道:“千里百担一亩苗",意思是跑一千里山路,挑100担水,才能点种1亩庄稼。大家都感慨西阳大寨人民的奋斗精神,隔了会儿又讨论起另一张报上关于西阳预备西水东调的文章来。

刘陵生道:“负责西阳农业大寨的山省程副书记,就是从这大寨里走出来的,这些年很冒头,现在又创造了这种′人定胜天'的成绩,估计还得再往上走。李南书道:“人定胜天的前提是尚有资源可用,万一真的各地方大旱,挖都挖不出来多少水呢?”

张守城也皱眉道:“这个大寨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用水量怕是成倍增加,退一步来说,干旱还可以挑水、挖水,内涝的话怕是就没法可想了,前些年还不过是把大寨当个典型,现在是要将典型往神话的方向发展了”姜远容过来的时候,就见他们热闹地讨论着什么,仔细听了一下,什么“学大寨”“梯田”水利工程”之类的,微微松了口气,农业学大寨她是知道的,多少年前的事了。

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我看你们讨论的这么激烈,以为在说什么呢,农业学大寨不都是60年代的事了吗?这是什么新闻吗?”她眼含笑意,似乎确实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说这桩陈年旧事。几人明显愣了一下。

左纪云微微笑道:“姜同志,你知道太行山在哪吗?你听过杨宝莲的名字吗?”

杨宝莲是西阳大寨现在的支部书记,也很冒尖,才26岁。姜远容愣了一下,“我没听清你说什么,但是左同志,你这么一副要笑不笑的模样,是我今天有什么地方不得体吗?”她并没把这个问题当回事,直觉左纪云的笑有些不对劲,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衣服哪里坏了?她今天穿了一身淡黄色衬衫,深蓝色的长裤,都是新买不久的,应该算得体。

左纪云摇头,有些索然无味地道:“没有,姜同志,你误会了,我只是觉得你穿得好看,衣裳都时兴得很。”

姜远容脸上带了两分笑意,“回头有空我们一起去商场逛逛,我昨儿个看到那边有一款打了许多褶子的裙子,还挺好看,售货员说是样品,让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