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章(3 / 3)

“我这个冷艳清绝’用的就不是很好,像写美人的,美人一般都有几分丰腴,与′枯瘦′两个字又有些不搭。”

李南书笑道:“可不准再扣字眼了,这么看下去,我们这通篇就是胡编乱造,停,得打住。”

刘陵生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走,咱们给书编号去,这活可还没干完呢!”

大家一起进了图书室,悄默默地拿起了《新阶级》,小声讨论了起来。李副主任走过来看到,没吱声,静悄悄地走了,和吴瑞明道:“这一批进来的知青,关系还挺融洽,像那么回事。”吴瑞明笑道:“这是走了一个,我可怕内讧了,外面咱们管不到,调研室内部可得齐心协力,有劲儿往一处使。”

又把李南书早上反映的事说了,“老李,我刚打电话到南省那边问了,是有这么一个情况,1971年就开始研究农业种子,你看看,我们要不要搭个手?”李弢问道:“这个科研小组的带头人是王显?那我听过,名气很大,我早先在《科学报》上看过他发的文章,很有钻研精神。”吴瑞明点了点头,“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目前吃不饱饭的地区还有不少,但是他们毕竞归属南省农业研究院。”“老吴,这样吧,我有个同学目前担任农场农科所所长,他们那边物资相对充裕,我打个电话去问问,看能不能先拨一批物资,让南书的哥哥带走,回头再慢慢在省里这边申请。”

“哎,好,老李,这事你多费心。”

下午的时候,李南书就被辛大姐喊去了会议室,她进去的时候,老吴、老李都在里面坐着了,吴瑞明开口道:“南书,你反映的农业科研小组的事,我们都很关心,上午,老李就去给你想办法了。”李弢摆摆手,笑道:“南书,省里这边决策比较慢,我想着你二哥这次回去,可以先带一批,就请我们郡门农场那边帮了忙,他们党委讨论后,说是可以给运来两百斤大豆和八桶油,另外,又拨了两头腌好的腊猪肉,预计三天后到。李南书:“两头腊猪肉?”

一人一月一两肉票的年代里,她二哥得了两头猪?还是腌好的?忙和领导表达了谢意。

出了会议室,她就开始思考,她二哥要怎么带走?等下班时间一到,李南书就迫不及待地要回家,想着告诉二哥这个好消息。却不想,又给张守城拉住了,“南书,你能帮我去车站看看情况吗?我…我担心兰心还没走,她身上不知道钱带的够不够?”“你自己为什么不去看看?”

张守城摇头,“我怎么能去呢?多少双眼睛看着呢,南书,我知道你人好、仗义,麻烦你帮我这个忙。“又从怀里拿出来二十块钱,“要是没走的话,还麻烦你帮忙捎给她。”

李南书接了过来,“好,我去看看。”

6点半的时候,她到了柳叶巷子,迎面碰到了江美娅,打了个招呼,江美娅笑道:“南书,你家里这几天热闹,我看到你二哥了。”“是,美娅姐,有没有吓到你,我二哥黑吧?”江美娅点点头,“还真是少见,听你二姐说,搞农业研究的,30度的天,都在野地里跑,也难怪。”

“是的,美娅姐,我先回去看看,回头聊。”江美娅看着她走了,也进了家门,和丈夫道:“前头的李家,兄妹几个个个都挺有奔头的样子,走路都风风火火的。"她现在都后悔,一时被汪锡朝的身份、地位迷了眼,22岁就结婚了,等几个月后,孩子生下来,怕是一辈子都有羁绊了,像李家兄妹那样风风火火地追求前途,怕是没可能了。汪锡朝皱了眉,“哪个李家?”

“李南熹他们家。”

汪锡朝想起来妻子新交的朋友,一个厂的会计,“哦”了一声,就没接话了。江美娅看了他一眼,自顾自地去给肚里的孩子织毛衣去了,她现在只想着顾好自己和孩子。

李南书这边,一到家,就喊了一声:“二哥!”李东和正在煮饺子,笑道:“等会儿,正忙着呢!”李南书跑到厨房里,朝他伸了两根手指,“猜猜,这是什么意思?”李东和见她眉眼都是笑意,猜到是有好消息,笑道:“两桶油?两袋大豆?″

李南书摇头,“再猜猜?”

“两百斤大豆?”

李南书又摇头。

李东和轻声道:“南书,我不敢想了。"比两百斤大豆还多,他不敢想了,握着锅铲的手,却有一点发抖。

李南枝笑道:“南书,你就说吧,弄得我们都跟着好奇了。”昕昕也跑过来拽她的衣服,“小姨,小姨!”李南书一把把昕昕抱了起来,笑道:“两百斤大豆,八桶油,还有两头一一腊猪肉!”

李东和怔住了,看着妹妹,半响道:“南书,我的耳朵好像出现了幻听,你刚才说什么?”

“真的是两头腊猪肉,让你这么瘦,我看你怎么运走,三天后就到江城了!”

李东和立即朝院门外走,“妈……妈,我去打个电话,让我师兄来接。”李南书抱着昕昕笑道:“昕昕,比你还要重很多很多的猪猪呢,哈哈!“她想,只要二哥愿意,调到特角旮旯里也不错,至少在这个年代里,能一心搞研究至于物资的匮乏,他们可以想办法,日子总是越过越光明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